大学文化仅有5人。 四是中年人居多。由于就业难,年轻人都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所以其尽量克制自己避免触犯法律。而中年人则基本上属于事业有成,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朋友 元。[1]在调研中,还发现甚至是同一案情同一法院,也会出现皆然不同的裁判结果。 八是缓刑和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呈现上升趋势。醉驾入刑之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24.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故关于是否改变执行、考察机关,将管制、缓刑、假释统一纳入社区矫正,曾是这次修改刑法争议的焦点之一 依据,着眼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制度适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度。 【作者简介】 刘玉安,单位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2.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反思。 3.刑法要理性地治理犯罪。我国法律长期深受前苏联国家与法的理论影响,过于强调法律的阶级属性和阶级统治职能,刑法刀把子的工具意识至今根深蒂固,刑法 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故关于是否改变执行、考察机关,将管制、缓刑、假释统一纳入社区矫正,曾是这次修改刑法争议的焦点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1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发展。此类犯罪更大的危害在于使民众滋生投机暴富心理,怠于正常的经营和工作,影响经济的复苏。 二、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案件定性分歧 危害的巨大性。单纯的轻缓刑事政策不利于平抑此类案件频发的态势,不利于减少犯罪,不利于安抚受害群众。而一味的强调从严,则会导致对于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12.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的案件不予追诉,不会给人们的法感情带来太大冲击,也比较符合我国的司法传统。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是否宣告缓刑的界限,这一方面意味着 和制度化的法治要求,既容易流于形式,引发公诉裁量权的滥用;也可能过度干涉检察工作的独立性,滋生腐败。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在刑事诉讼法中构建事前监督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67.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需要考虑的仅是如何依照法律进行裁判,较少甚至根本不用担心判决是否为当事人所接受,不用担心判决结果会产生何种政治或者社会效果,更不用担心判决会 以中发【2006】1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其中规定在两院推行专职审委会委员和专职检委会委员制度。此后各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8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 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玩忽职守罪。事故犯罪与玩忽职守罪是否可能存在竞合关系?有刑法 罪定罪通常判处缓刑),处理结论明显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 综上,为实现罪刑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司法解释的错误规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6.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来说意味着某些权利丧失,社会地位下降,道德名誉受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诸多方面会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这些困难往往阻断了那些痛改前非,希冀重新 对未成年人的服刑情况及刑满释放后情况了解较为全面,由它们负责审查并决定刑事污点是否消灭,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节省司法资源与成本,判决结果也更公正,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04.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作用的机会,犯罪人将 自己视为社区的一分子,更容易接受社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完成再社会化。上海卢湾区率先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活动,通过组织亲子 、借鉴。笔者认为,两院两部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将社区矫正定性为刑罚执行,是否合理,很有质疑的必要性,因为它将社区视为执行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13.html -
了解详情
得以提升 自侦案件审查逮捕方式改革之前,下级人民检察院一直实行着本院自移自审的工作套路,甚至某些部门出于突破案件的需要,不严格按照逮捕条件作出决定的现象 机制 进一步增强决定逮捕行为的司法属性,建立逮捕必要性司法审查机制,降低捕后判处缓刑、拘役、免于刑事处罚比例,降低司法成本。一是下级院侦查监督部门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