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利,即控方不再享有自行启动鉴定程序的权利,更有利于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实现。 (二)与专家辅助人相关的配套制度 2012年《刑事诉讼法》设立的专家 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注释】 [1]参见何家弘:《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 [2]参见季美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6.html -
了解详情
的义务)的履行。犯罪嫌疑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履行这一义务,侦讯机关可以通过拘传等方式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如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33条、第134条和第 积极意义。然而,西方刑事侦讯两方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又清楚地表明,以正当程序和人权保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刑事侦讯及侦查程序改革仍是有限度的,应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297.html -
了解详情
而非充分条件并不决定将什么包含进来而意在将道德性过错行为排除到刑法视野之外。因此,危害性原则一直是自由主义者进行人权保障的有力武器,并在与法律道德主义的争论 机能逐渐丧失。在罪责刑法向安全刑法转型的过程中,以保障人权、自由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刑法理念仍然是立法与司法的基本准则。在现代风险社会语境下,危害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2.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的刑法不可能置身于事外,由于安全需求永远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基本需求之一,那么对于安全的追求即成为了刑法的价值取向之一,安全刑法应运而生。安全刑法思想反映在刑事立法上 入刑的考量因素既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又符合不得已原则,是与刑法的诸多理论相契合的,也是人权保障的应有之义。那么,回到张军副院长的讲话中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799.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的刑法不可能置身于事外,由于安全需求永远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基本需求之一,那么对于安全的追求即成为了刑法的价值取向之一,安全刑法应运而生。安全刑法思想反映在刑事立法上 入刑的考量因素既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又符合不得已原则,是与刑法的诸多理论相契合的,也是人权保障的应有之义。那么,回到张军副院长的讲话中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782.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推定就是作为这一平衡点的原则,是个人人权保障的有力措施。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同时该原则标志着国家尊重公民基本权利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3期。 [3]陈应珍:《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执法方式的变革》,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163.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侵犯人权,任何侦查手段如果不加遏制都存在被滥用的可能。从人权保障的角度讲,技术侦查手段只要使用得当,未必侵犯公民权利。[6]秘密侦查被合法化并不是倒退,最 ]。另外,机械地将坦白从宽与抗拒从严分为两个内容也是忽略了中国语言的基本规律,如在中国的成语中,有一种反义并列(互文)成语:博古通今、冷嘲热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8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行为方式在刑法理论上被划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即被称为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方式。但是,随着持有型犯罪越来越多地为刑法所规制,持有型犯罪的行为方式 再次看到概念式思维之于罪刑法定原则,进而之于刑事法治和整个法治的意义所在,而最终是人权保障的正义价值所在。 至于将概念式思维指责为足以瓦解并败坏生活现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47.html -
了解详情
飞所言:改造的主体是罪犯还是监狱警官,这也是一个罪犯改造工作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监狱系统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有些监狱警官还是抱着:我改造你,你得接受我的改造的 《正义试验》,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6]周叶中、杨蓉:《论人权保障的逻辑进程》,《人权》2010年,第5期,第3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10.html -
了解详情
中被概括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人们一般称之为自由权。从各国人权保障的历史看,这类权利最容易受到国家公权力的侵害,因而宪法对这类权利予以规定,其目的在于 所肯定,当然今天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依据德国的主流学说,制度性保障的基本含义是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立法者必须建立若干法律制度,通过这些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