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伤害,其承担的民事责任除了刑事附带的民事赔偿案中无精神损害赔偿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在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 正当防止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第129条关于紧急避险造成损害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损害的承担,是公平责任原则在立法上的直接规定。《民通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87.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如果把合法行为的实施者,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者把没有犯罪行为的人错误的立案、侦查的,对这样的无辜者不起诉是无疑的。但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的法律 不起诉是可以不起诉,也就应该相应规定斟酌的具体情形,即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起诉,比如考虑犯罪嫌疑人的态度表现,动机等一些因素,这样规定的具体一些,立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0.html -
了解详情
应将这一情况在诉讼及量刑时予以考虑。这一主张已部分地被制度化。但问题是,应在什么程度上考虑犯罪被害人的意志和感情。因为,刑事司法制度并不是直接满足 制度中所说的犯罪行为,必须是在日本国内及在日本国外的日本船舶、飞行器内所实施的,属于伤害人的生命、身体的犯罪行为,其中包括由于紧急避险,精神失常,未达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6.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上的“公务”含义“公务”一词在我国刑法中被多次使用。但是“公务”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现行刑法并无明确规定。我国学者较为统一的观点乃是:“应当是 刑法第21条第1款关于紧急避险规定的“其他权利”。何谓“其他权利”?从刑法第21条的立法本意来看,所谓“其他权利”,应该是指除了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要件模式中的什么位置的问题就不无可议之处。近年来,有些学者片面地鼓吹德日的递进式模式,彻底地否定中国的四要件平行模式,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彼罪界限的区分。第一,犯罪客体对罪与非罪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行为、自杀和自伤、毁损本人财物等行为之所以不以犯罪论处,就是因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7.html -
了解详情
的等级特权;根据近代刑法理论,明确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对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作了规定,明确了既遂与未遂、累犯与俱发等概念;确立了现代 而且,这个第三阶段的立法,不是现阶段中国法原状的保存,而是对现阶段法律加以批判修改而成。但根本不提三民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也不谈什么封建道统,而是要抛弃礼教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要件模式中的什么位置的问题就不无可议之处。近年来,有些学者片面地鼓吹德日的递进式模式,彻底地否定中国的四要件平行模式,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彼罪界限的区分。第一,犯罪客体对罪与非罪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行为、自杀和自伤、毁损本人财物等行为之所以不以犯罪论处,就是因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7.html -
了解详情
二十八条、第六十七条第二款中关于从犯、胁从犯、中止犯造成损害的,紧急避险、防卫过当及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一定具有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条件。因此,不是所有的轻微犯罪均可应用相对不起诉决定,那么,轻微犯罪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相对不起诉决定呢?应综观以下几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5.html -
了解详情
刹车无效、抢挡失败熄火且发现车前车后都有人而叫喊他们避让无效时,其不得不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将车撞向对面的墙壁上,撞墙同时车的右后轮辗压了从自行车上坠落 大队对其在2007年7月21日的讯问笔录中记载,当交警问其什么时候发现刹车失效时,其回答“我是事故的前一天晚上送完货回来就发现刹车和离合有问题,并报公司 ...
//www.110.com/panli/panli_90853.html -
了解详情
。 第一,对投资者而言:首先,有利于扩大投资者的资本利得,增加避险手段。投资者投资股市,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但如果投资者由于个中原因,持有的证券 特别是对交易活跃的证券。首先在市场波动方面,提价规则对于每日市场波动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然而,研究却发现提价规则加大了少数证券的市场波动的幅度。[4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