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对共同生活负担的完成。如一方有个人财产而为以上行为,在分割财产时,享有补偿请求权。对作为婚姻家庭共同生活基本条件的个人财产,所有人不得擅自作出危及婚姻 、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婚姻家庭法教程》,夏吟兰、何俊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19.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其次,订立婚约须当事人亲自实施,不得代理。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不同,婚约关系到当事人的重大身份利益,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自由应特别尊重,为防止父母等第三人 年9月版,第62页 [③]张贤钰主编《婚姻家庭法教程》,法律出版社,第110页 [④]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11页 [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56.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完善我国的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以契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彰显法律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离婚经济补偿;家务劳动价值;夫妻财产制 依据,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首先,就资源配置而言,婚姻家庭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只有其体系完备且内容科学化、系统化,才能更好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2.html -
了解详情
离婚与离婚财产分割两者之间不是一种附条件关系,而是一个整体行为(复合行为)中所包含的两种不同内容。关于身份行为的类型,理论上有一种三分法,即 。 [2]见笔者《亲子关系诉讼的热点和难点》,2008年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编《婚姻家庭法实务》(第2辑);《亲子关系诉讼中价值冲突的判断与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57.html -
了解详情
性关系的制度,是一种维系社会伦理功能的社会制度,婚姻关系中的当事人基于配偶的身份关系享有配偶权,一方的过错行为侵犯了社会制度也侵犯了另一方的配偶权,其 警示和预防作用,使行为人能够预见自己的过错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以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四)保护无过错方 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21.html -
了解详情
是保障夫妻合法财产权益与维护第三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相兼顾原则。③这是现代婚姻家庭法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审理案件时成文法不可能完全与具体案情 尚不足以确定约定的对外效力。依据公示方式进行登记,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规避法律的行为,更有利于保护与约定财产的夫妻进行民事活动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57.html -
了解详情
性关系的制度,是一种维系社会伦理功能的社会制度,婚姻关系中的当事人基于配偶的身份关系享有配偶权,一方的过错行为侵犯了社会制度也侵犯了另一方的配偶权,其 警示和预防作用,使行为人能够预见自己的过错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以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四)保护无过错方 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517.html -
了解详情
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解释,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利于操作,也不利于婚姻家庭法的完善。别居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国外已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作为婚姻家庭法 大多数国家多采用别居制度。 在迈出中世纪的欧洲婚姻家庭法,冲破禁止离婚的宗教樊篱之后,曾长期着眼于造成离婚纠纷的行为本源,实行以过错主义为本位的离婚立法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14.html -
了解详情
是保障夫妻合法财产权益与维护第三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相兼顾原则。③这是现代婚姻家庭法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审理案件时成文法不可能完全与具体案情 尚不足以确定约定的对外效力。依据公示方式进行登记,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规避法律的行为,更有利于保护与约定财产的夫妻进行民事活动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82.html -
了解详情
,既没有其他监护人在场,又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个精神病人所进行的财产约定就没有法律效力。第三,因受暴力、欺诈和胁迫而 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0页. 6陈苇.《中国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M].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9页. 7[A].戴东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