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时读到一篇名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定罪判刑后查清财产来源的是否应予改判的短文,论者所提及的是我们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但处理起来绝非轻松的理论 现行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认定为巨额财产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6.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得自相矛盾的现象时有所见。例如,从笔者收集的案例来看,司法机关对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骗取财物的,无论数额多少,都认定为招摇撞骗罪。于是形成以下两个方面的 一十五条的兜底规定,而不是刑法分则第二章的兜底条款;换言之,对那些与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不相当的行为,不管是否危害公共安全,都不宜认定为本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21.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彼此不能互相代替。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法院和监狱、劳改场所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这些原则的贯彻,使刑罚权成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互相制约的 月(刑事诉讼法第124条);(4)刑法也规定了非法拘禁罪,依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公民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案件,及时地进行查处(刑法第23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101.html -
了解详情
、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 二、名誉侵权的法律构成要件是什么?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8月7日颁布施行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 的损害后果。 三、举报犯罪不属实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576.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打击违法行为,遏制违法犯罪活动。当前,农业违法行为特别是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呈现专业化、隐蔽化、网络化和区域化特征,农业部门及时将涉嫌犯罪 作出无罪判决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罚。(五)各级农业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违纪违法线索 ...
//www.110.com/fagui/law_377570.html -
了解详情
.6.3纪检监察机构查办案件涉案金额/挽回直接经济损失金额 / 2.6.4纪检监察机构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数/涉案金额 / 2.6.5人民检察院收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信访、举报件数比上年(+/–)% % 2.6.6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数 2.6.7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渎职犯罪案件数 2.6.8 ...
//www.110.com/fagui/law_363729.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的规定。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 受贿罪所特有的破坏职务行为纯洁性、不可收买性这种本质特征。在本案中被告人王某是在调离原职后才向他人索取钱财,而又没有证据证明其事先与工程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81.html -
了解详情
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且孙成明系村支书,不是村委会干部,也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挪用乡统筹、村提留款,均属挪用集体 ,故其主体身份符合《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3、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九条一款一项规定,村委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168.html -
了解详情
到财物的使用权无法律依据。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王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物业公司的住房和汽车。王 用金钱确定的。评析: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刑法规定贿赂的对象是否只能为财物,是否包括其他财产性利益财物的使用权。本案中,对王某借用住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26.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A公司及甲的行为均不能认定为行贿。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行为人是否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是区分罪 持股人员、比例以及分红方案,甚至自愿将一部分股份无偿让与他人。其行为表面上是为了平衡领导关系,实际上还是为了维持与B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目前市场秩序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