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14.对于教唆犯,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被教唆的对象以及被教唆的人是否实施被教唆之罪等情况,确定从宽或者从重的 ,但尚未受到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一般不应超过3年;(3)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627.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危害性决定了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合理性,符合刑法对混合主体勾结职务犯罪从重处罚的立法价值取向,可以保证刑法的平衡要求,并且操作简便易行。[12] 笔者 资格和身份。在由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各自职务便利而构成共同受贿的犯罪中,是否符合一行为同时触犯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两罪名呢?答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765.html -
了解详情
3)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予刑事处罚。9、对于共同犯罪,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确定增减基准刑的幅度。对于没有 犯罪分子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办案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6)犯罪分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19.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是单位;第二层次是单位的决定者和执行者所构成的共同犯罪,犯罪主体是决策者和直接执行的个人,这是单位犯罪的深层结构[8]。观点二,竞合论。该观点 后,迄今又创制了一部单行刑法和八个刑法修正案,使得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逐步扩大。对于是否应当进一步扩大公司犯罪成立范围的问题,学界有限制说和非限制说之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0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应包含有事实和价值两方面内容的构成要件。犯罪客体是价值要件,它是评价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构成该罪,以及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的重要要件。纯粹的行为 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等等屯尽管人们争议较大,但是,由于该罪的犯罪客体较宽泛,各种解释均有共同的法益(或社会关系)交叉部分,而各犯罪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38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一大难点。 根据现行《刑法》,集资诈骗罪的构成必须以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目的为要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成为区分集资诈骗罪与其他非法集资 非法占有目的,只能对该部分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论处;倘若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只能对该部分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论处。20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375.html -
了解详情
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也不能对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单独以直观相应的个人共同犯罪论处。⑼其理由主要有两点:(1)对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 的新课题》,《法学杂志》2002年第5期,张春喜:《单位盗窃是否构成犯罪》,《人民法院报》2006年2月21日。 【作者简介】王良顺,中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695.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6月4日至6日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 认定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559.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行为方式作为行为不法,以及主观的内心因素作为意念无价值(Gesinnungsunwert),共同决定了不法的内容含量,而这些成分又都是可以量化的,因而不法就成为 的卑鄙性的规定不同,并非是对行为的违法性提出的要求,而是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提出的刑事可罚性要求,是一种规范的评价。情节犯的行为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6.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行为方式作为行为不法,以及主观的内心因素作为意念无价值(Gesinnungsunwert),共同决定了不法的内容含量,而这些成分又都是可以量化的,因而不法就成为 的卑鄙性的规定不同,并非是对行为的违法性提出的要求,而是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提出的刑事可罚性要求,是一种规范的评价。情节犯的行为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7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