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该观点的理由有:1、没有自动投案这一要件就不可能构成自首;2、在押犯或正在服刑的罪犯交待未被恨觉的余罪是出于作贼心虚,是被动交待;3、刑法 种观点,但在对以自首论的司法解释中又融合了折衷说的观点。 二、余罪自首的成立要件 刑法第67条第二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9.html -
了解详情
才构成犯罪,从某种意义上说属结果犯。在刑法理论上,所谓结果犯就是指以法律规定的一定结果为其必要构成要件的犯罪。如果没有重大损害结果存在,防卫行为就是 和过失的心理状态。防卫过当的犯罪构成要件即是客观上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上罪过形式的统一。 参考文献资料 1王政勋主编:《正当行为论》[M],,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0.html -
了解详情
与推定的同意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中,推定的同意与同意在犯罪论体系中往往有着不同地位。同意究竟是一种排除构成要件该当性的事由,还是排除违法性的事由, 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21][日]内藤谦:《刑法讲义总论(中)》,有斐阁1991年版,第623页以下,转引自前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28.html -
了解详情
与推定的同意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中,推定的同意与同意在犯罪论体系中往往有着不同地位。同意究竟是一种排除构成要件该当性的事由,还是排除违法性的事由, 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21][日]内藤谦:《刑法讲义总论(中)》,有斐阁1991年版,第623页以下,转引自前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1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惩治常常运用有关危害公共安全或破坏自然资源犯罪的规定。而这些规定本身于环境刑法保护的利益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性。比如我国在刑法典修订以前,水污染罪被归入危害公共 行政法规亦即违反据以作成行政许可或处分的法律,故因违法的行政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损害的行为,不能阻却犯罪构成要件。[4]在这,要么产生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96.html -
了解详情
承诺的正当性根据之间存在着悖论。?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是不足取的。按照此种逻辑,自杀行为和安乐死似也应被禁止乃至构成犯罪 .其不当之处在于将具有因果 前提,始得阻却违法性。 (四)被害人承诺的时间要件:实行行为发生前或行为发生时 各国刑法学者一般认为,被害人的有效承诺只能在实行行为发生前或者行为发生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61.html -
了解详情
看来,量刑指导意见或者量刑指南的颁行,至多解决了量刑标准的具体化问题,却仍然没有改变现行的量刑决策过程。正如仅仅有刑法上的犯罪构成要件并不足以确保法官做出公正的定罪 》2003年6月26日。7]参见陈建明等:《论圆桌审判在少年刑事审判中的运用》,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6期。8]转引自[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8.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为杀害实行行为者现场把风、为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者接应的行为);而共谋共犯则是指行为人并未亲自参与实行犯罪行为的共犯。但实际上,不论何种共犯, 研究》2002第1期 第34页。 [2] 参见王晋、伍绍昆主编《刑法若干实务与典型案例释论》,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3] 参见刘中发著《挪用公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1.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多个行为人之间是否或者能否构成共同犯罪,这是由犯罪构成要件规格和各行为人之间有无共同故意加以解决的问题,与各行为人之间有无分工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行 都是正犯。第28条规定:教唆犯,按正犯的规定论处。《日本刑法》第60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的,皆为正犯。第61条规定:教唆他人实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821.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首先,本条中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定罪意义的其他的范围。因为本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前述条文都没有规定构成单位犯罪的事实情况,而单位犯罪 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42]参见许杰:刑法犯罪中的其他手段研究,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2006年10月,第12页及以下。 [43]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