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二元对立,而是在于两者在长时期的实践中的分工并存以及相互影响。从中国法律的古代和现代历史实践中挖掘其现代性正是探讨两者融合与分工的原则和 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85)》,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全集》,1279页、1286页、129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8.html -
了解详情
是在共产党的瑞金时期而是在延安时期才会发展起来?这种在中国法律史上运用娴熟的调解技术,在中国共产党这里如何就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发明呢?这些问题显然 这是一个问题。 根据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个人的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障。因此,婚姻问题就是个人的“情感问题”。《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法制教育、律师公正、监狱管理等业务统统归入“司法”之内。这样一种法律的治理思路在当代发展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路,由此将“工商”、“税务”、“质量 导致的民主政治问题和防止国家过渡治理的问题中走向了法治的道路,那么在中国法律的现代性则首先和以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治理问题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在实践中也凸显 出种种弊端。本文从法律解释的定义﹑目的,分析中国法律解释的模式以及实践中法律解释的弊端出发,提出暂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年版 第339-341页 [9]法理学问题》查理德.A.波斯纳著 苏力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330页 [10]《法理学问题》查理德.A.波斯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9.html -
了解详情
史学界今日面临的头号问题是如何跳出以近代西方经济为规范的理论框架,建立适用于中国经济实际的概念和理论,尤其需要跳出现代经济学在西方资本主义经历的基础上建立的 实践的统一和背离,理论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 最后,在20年前,美国的中国法律史学者以来自法学院的居多。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荣誉退休教授爱德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25.html -
了解详情
重视。此处对地方性法规解释情况的概括,主要以1992和1993年《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社出版)所选载的61件地方性法规为根据。 [15]立法 19世纪的概念法学的观念,可谓明证。 [16]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五章20世纪民法解释学的新发展。 [17]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49.html -
了解详情
与法律实施权或决定权(主要是司法权和执法权)的关系看,由于现今立法把有关法律解释权分别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国务院及国务院主管部门、省级和较 有法律解释体制。 [6]也许有人会说,与任何特色性的事物一样,中国法律解释体制的形成,可能更多的不是一种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一种经验性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48.html -
了解详情
和阶级概念上。这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法制都明确限定了人们在社会以及家族内的 夫权思想的势力。欧洲社会早期国家权力的形成主要是循着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中国的国家权力是通过政治性的集权方式得以形成的,所以统治阶级更加注重王权的巩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0.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喜悦,急忙给远在新加坡的亲人打电话,表达喜悦之情和对中国法律、中国法律的赞叹。要求退房1994年5月到1995年期间,房振伦 年12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民事裁定,驳回申请人某私人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撤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的请求。案件受理费3000元,由申请人某私人发展有限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79.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问题,在实践中也凸显 出种种弊端。本文从法律解释的定义﹑目的,分析中国法律解释的模式以及实践中法律解释的弊端出发,提出暂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及 呈现比较统一的格局(可能实际上并非如此)。但是在决议后,随着解释权主体的扩大,法律解释体制被不知不觉由单一格局转变成一种多元格局。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危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