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本案中的所有责任应该由江某承担,根据刑法因果关系说的理论分析,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虽然小罗的受伤是 上的责任,本案的刑事责任部分应由第三人江某一人承担。 2、根据《刑法》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来看,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在交通运输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586.html -
了解详情
从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上看,中断理论在判断过失渎职犯罪中具有无法正确认识刑法因果关系的性质。 笔者建议,为加强对过失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应该引入监督过失理论来 从刑法关于过失渎职犯罪的法条来看,这些规定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监督过失的基本理论,如刑法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环境监管失职罪便是监督过失的适例。应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54.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行为外,一般来说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这些因素的介入可以影响伤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系。实践中,被害人受伤后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就可能有影响损害后果的 .医疗机构的不当诊治行为(介入因素)对危害结果起主要作用是否导致因果关系中断 在诸多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主流学说是条件说,但其容易导致无限制地扩大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3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存在与否,不具可操作性”[29].因此,由于存在上述缺陷,貌似科学、客观的相当因果说事实上并不科学,且渗透着主观性。其相当性的判断标准极为模糊,事实上, 总论》,正中书局1985年版,第77页。[26]参见李光灿:《刑法因果关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27]参见李川、王景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91.html -
了解详情
{52}亦即我国学者所概括的真挚的努力,一度成为判断是否遮断因果关系的重要因素。德国刑法第31条第2项规定:犯罪不是因为中止犯的行为而 日)丰田兼彦:共犯者が住居に侵入した后强盗に着手する前に现场から离脱した场合にかいて共谋关系の解消が否定された事例,《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010年2月1日号总第27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907.html -
了解详情
[52]亦即我国学者所概括的真挚的努力,一度成为判断是否遮断因果关系的重要因素。德国刑法第31条第2项规定:犯罪不是因为中止犯的行为而 日)丰田兼彦:共犯者が住居に侵入した后强盗に着手する前に现场から离脱した场合にかいて共谋关系の解消が否定された事例,《刑事法ジャーナル》2010年2月1日号总第27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61.html -
了解详情
是拘泥于物理学上的理解,并不需要对照自然科学中只能从事物的物理变动去认识因果律。因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很大的不同。在目前的理论界甚至有学者认为法学 后因打击而死亡,不论医疗手术是否正当,死亡与其故意行为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7]对于这些有第三者介入的情况,我国学者完全可以抛弃偶然与必然因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80.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成文堂1981年版,第166页。 ⑹刘凌梅:《德国刑法中帮助因果关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也有加强正犯之犯罪决意而成立精神帮助犯。 (26)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27)Vgl.Hans,Welzel Da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06.html -
了解详情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页。) 环境刑法中疫学因果关系的功利价值,即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在证据认定方面,采 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又比如刑法第339条: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致使公私财物遭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73.html -
了解详情
在行为实施犯时,则不需要有结果的发生。因此权威学者认为刑法上有些犯罪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民法上,损害结果的发生是认定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 介入原因便成为替代原因(Superseding Cause)。替代原因使被告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再存在因果联系,即说被告行为已不是损害结果的最近原因,被告因而得以免除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