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唐律中对其国家司法审判制度的规定总的来说体现的是一个“慎杀”的基本原则。唐代的法律规定,凡是死刑的案件统统都要经过层层审校,最终 心理,认为法不是用来维护自己利益,而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与压迫阶级利益的工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恶法”“息讼”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往往并不认为法律与“公平”“正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html -
了解详情
,则及时进行处理。二是参与司法。在唐代,御史台通过受理刑事案件、直接参与审判、死刑复核等方式,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31]明朝的都察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6]伍贤华:《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的理性评判与扬弃》[J],《行政与法》2004年第2期。 [3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0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的供述,可以不择手段。建立了合法化,制度化的刑讯制度的,口供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唐代,口供这一证据制度已趋于成熟、完善。但同时也规定,只要证据 审定后,截止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广东、浙江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司法机关配置了PG-1、PG-4、PG-7型心理测试仪,总计办案600余起。 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9.html -
了解详情
获取被告的供述,可以不择手段。建立了合法化,制度化的刑讯制度的,口供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唐代,口供这一证据制度已趋于成熟、完善。但同时也规定,只要证据 审定后,截止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广东、浙江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司法机关配置了PG-1、PG-4、PG-7型心理测试仪,总计办案600余起。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5.html -
了解详情
之月,“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这种主张后来被汉代统治者落实为一种司法制度。同样的内容,还见于《淮南子。时则》中(如云“季夏德毕,季冬刑毕”等等 ,它彻底否定了秦汉时期礼法分离即自然法与人定法分离的法家立法,而代之以唐代的礼法合一即自然法与人定法合一的儒家立法,这就是《唐律》之所以成为后世封建法典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1.html -
了解详情
至今仍然存在且影响较大,因而对其的研究成果不仅仅限于法律史学中的制度考证恢复,更有众多具有地方实务经验的学者结合今日的司法实践对其进行评析论证。因为这 秦汉时期的侵权行为民事法律责任论析》,《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3月。 [3]徐静莉:《试论唐代的侵权民事责任--以唐律动物致害责任为典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02.html -
了解详情
,应根据其是否为预谋犯罪、实行犯罪及犯罪后是否自首等不同情形而有所区别。 秦朝时期,自首制度正式确立于秦律之中,且秦律称之为自出。云梦秦简中有诸多有关秦律自首的 听减本罪二等;若罪人自首及遇恩原减者,亦准罪人原减法。在唐代司法实践中,自首减刑的幅度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五)唐律规定了自首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0.html -
了解详情
,应根据其是否为预谋犯罪、实行犯罪及犯罪后是否自首等不同情形而有所区别。 秦朝时期,自首制度正式确立于秦律之中,且秦律称之为自出。云梦秦简中有诸多有关秦律自首的 听减本罪二等;若罪人自首及遇恩原减者,亦准罪人原减法。在唐代司法实践中,自首减刑的幅度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五)唐律规定了自首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1.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强迫驱逐、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为住房而结社、对住房决策的参与、权利损害时得到司法救济等,也都被视为住房权的内容。[3]如果将上述权利都纳入住房权的范畴,则难免 重要的意义。 七、结 语 从先秦到唐代的井田制(五亩之宅)、名田宅和均田制等土地制度中,均有专门的宅地制度,对宅地实行比其他土地更为有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71.html -
了解详情
从另一方面看法律监督也是老百姓一种需要,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往往会采取一些缓解冲突的措施,而通过法律监督则是方式之一。皇帝通过法律监督树立一种慎刑爱民的 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遇有重大疑案时,也参与审判或受理有关行政诉讼案件。这些规定表面上看起来是审判制度,但是里面充满了法律监督的成份。 唐代已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