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必要的义务,要求其在行使控制权追求自身利益时,不得损害少数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 在公司股东关系的法律调控上,法律通过资本多数决原则赋予多数股东在 一类别股份的权利时,只有在该类别股东召开专门大会同意后才能作出决议。作为保护少数股东权益的预防措施,各国公司法对股东大会表决制度进行了诸多调整,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风险。相关责任限制均存在严格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所保护的是无辜、清白董事的权益,故意损害公司或股东利益的董事并不在保护之列。随着中国公司 .(2004),p.A18a. [16]参见吴建斌、刘惠明、李涛译:《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13页。 [17]参见(英)梅特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0.html -
了解详情
制衡状态。另外,《公司法》第111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 ,即是否有需要法院裁决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本案属于少数股东遭受公司董事(长)及多数股东不公平性损害行为后要求法律救济的案件。对此类行为外国公司法的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6.html -
了解详情
任意性规范为主,强调公司自治。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公司利益冲突不断,不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最终也损及股东权益。立法者不得不改弦更张,通过不断修订公司法条文,增加强制性规范以加强国家权力对公司活动的干预。 中国现行公司法颁布于1993年,2005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订,总体趋向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33.html -
了解详情
上,台湾地区完全承袭了日本的作法,将等待期规定为30日。考虑到一些公司遭受损害严重、情况紧急,等不及30目的情形,日本法律规定,如果遇到等满30日将导致 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第38页。 [9]万勇:《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10月,第109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25.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被告返还原告现金425000元,承担本案诉讼费用。柳南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作为成立公司的发起人潘百满等在收到原告的投资款后,与其他发起人积极努力筹措成立了 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否定,而且损害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权益,对社会信用机制和国家对公司的管理秩序也起到了损害、破坏的作用。我国现行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24941512.html -
了解详情
使股东名义上是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实却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股东的行为一旦超出法律规定的底线,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完全符合法律强制性规范的 第60页)经营活动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无法有力阻止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不利于股东权益的保护。 2、监事选任机制是否合法?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86.html -
了解详情
流于形式,无法实现立法目的。目前,仅成立清算组却不进行清算工作的现象司空见惯,成为公司规避法律的手段之一,与我国公司法对成立清算组的规定过于简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时间的无限延长而流失、贬值。由于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当公司资不抵债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便因此而受损害,此外,股东的投资也不能实现最大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2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个强制性要求。又如,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信义关系,这种合约的第三人就是股东,因此,董事不得损害股东利益,否则,股东可以提起直接诉讼。债权人处于公司的 ,法院可以驳回其请求,以兼顾大多数股东的权益。例如,某一个股东只占有2%的公司股份,该股东未被通知参加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以70%的股份数通过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74.html -
了解详情
购买权,但作为制度构建仍应充分考虑到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因素,充分尊重其他股东的权益,注重公司财产关系的稳定。为此,笔者认为赠与人向未成年人 于风险极小的相关债权。为了防止法定代理人随意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而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立法通常对法定代理人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设定完备的监督制度,其内容包括设置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