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物以外的其他财物。 苗有水:我听说过一种观点,认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是关于贪污罪的特别的例外规定,而是一种提示性规定。也就是说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被告人属于在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因此具备了贪污罪的主体条件。他所非法占有的财产虽然不属于公共财产,但正如刚才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40.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的行为可以定罪处刑,而归他人非法占有的行为就不能治罪的话,则无异于为职务侵占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这种判断既有悖于刑法的目的性,也不具有法律解释上的合理性 财物;刑法第九十一条关于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的规定就是相关例证,在此不予复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56.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另外一个行为,恰恰是这一行为使得盗窃行为所引起的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不法状态继续存在。法律规定盗窃罪也仅仅在于处罚盗窃行为本身,而并不另外对行为人持有这些 两年之久,其行为显然属于侵占行为。虽然郑某的侵占行为开始于新刑法颁布之前,但是其非法占有车辆的行为一直持续到1998年吉某向公安机关报案才停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39.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方法不当,不影响认定被扣押物品已经处于公安机关的实际控制中。而依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 效益的最大化。再如,行为人能否为了保护自己非法占有的财物而实行正当防卫?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意味着承认侵害行为的合法性,但这显然不妥。如果回答是肯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66.html -
了解详情
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致于挪用公款归单位使用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外地被抓获的。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显然没有非法占有的挪用的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故不能机械地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认定。 (四)、挪用者挪用公款后,不论案件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35.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相同外,它们在其他方面是截然不同的。该条司法解释的内容属于刑法理论中的转化犯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 ,前者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将公款挪为私用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将公款挪为私用的行为,而后者主观上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将公款据为己有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39.html -
了解详情
8月12日日内瓦公约关于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二议定书》),并分别作了保留。以上日内瓦公约及其议定书是国际刑法中涉及战争法规和战争 比国际刑事法院占有明显的优势;其次,目前规约有关国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的定义,超出了习惯国际法,甚至超出了日内瓦公约第二附加议定书的规定。鉴于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97.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业、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的本单位财物。职务侵占罪侵犯的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非国有公司、企业、单位的财物 ,我国有关行政法规已有关于处罚窃电行为的规定。如1952年9月政务院审核批准燃料工业部公布的《电力事业处理窃电暂行规定》第11条中规定:“电气承装商店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06.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正常的诉讼程序来实现其债权,行为人舍弃合法途径而采取犯罪的手段就足以证明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性。其次,将他人扣押或者拘禁借以威胁其家属等人以取得所谓的“债务 的规定(即“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②在刑法第239条关于绑架罪的处罚中,规定一个“情节较轻时”处罚原则,以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正常的诉讼程序来实现其债权,行为人舍弃合法途径而采取犯罪的手段就足以证明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性。其次,将他人扣押或者拘禁借以威胁其家属等人以取得所谓的“债务 的规定(即“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②在刑法第239条关于绑架罪的处罚中,规定一个“情节较轻时”处罚原则,以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