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可能构成敲诈勒索,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具备胁迫与不该赔或多赔,同时,胁迫的强度还必须是足以对他人产生精神强制,并基于这种心理强制而不得不满足于行为人的要求 10年的刑罚与本案被告人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不相适应的。罪责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应该贯穿于刑事立法、司法全过程。就本案而言,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93.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5]。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而最高法院却变相创设立罪名。就是说法律规定了 。 [6] 又如《民事诉讼法》第147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45.html -
了解详情
是基于刑法的谦抑性(或称经济性、节俭性),即以最小的支出有效地预防和抗制犯罪。但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谦抑性应首先服从于刑法的最 犯罪时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此,只要能够依照刑诉法追究犯罪,并且符合要求民事赔偿条件的,即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特别是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3.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日益普及,已成为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信息网络具有公共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将信息网络作为一 权突破刑法原规定而创立新法?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入罪已是所有法律人乃至普通公民的共识,两高的做法事实上是在新创罪名,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0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能之虞。 2.法益侵害说与评价规范。 正如在第二讲刑法的基本原则(1)中所谈到的那样,行为主义并非认为,只要有某种身体动静即可,而是要求以 构筑》,劲草书房2009年版,第109页以下。按照其观点,基于受偶然左右的结果发生,违法随之发生变动,这是认定偶然责任,有违责任主义。 [3]详细内容参见松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5.html -
了解详情
两者的行为人在主观恶性上有差别的一面,因而对未遂犯采取必减原则同样没有贯彻罪刑相适应这一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以致这一立法例也只有少数国家和 总论[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146-149. {2}苏俊雄,刑法总论[M].台湾:台湾大学,1997,35. {3}高铭暄.刑法学[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9.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立法修正程序,完善死刑法律规定,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笔者拟就刑罚结构完善问题提出一孔之见,兼对草案进行评论。 一、关于 最高20年有期徒刑,显然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这一刑法的基本原则,适当提高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的上限呼声与日俱增。同时,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02.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其直接后果就是不能正确处理罪刑法定刑法基本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关系,从而对刑法规定作出片面的解释。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在理论探讨和司法实务 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后,还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对当场的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场是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29.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当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某些部位受到一种强烈需要的支配而高度兴奋时,大脑皮层其他部位会由于负诱导而产生抑制。在情绪激动状态 。因此在决定行为人刑罚时,不能将一般预防的效果作为评价行为人责任轻重的要素,否则就违反了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有违刑罚正义。 其次,从心理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如果经客观审视认为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应当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总标准,结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建议立法机关做出恰当的处理。⑶对于现行法律尚未规定为犯罪而 系北师大刑科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常务副主席;鲍遂献系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