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手段、方法,危害后果,被害人是否有过错,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的地点、时间等),已经由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予以查明,因而不会产生认定方面 译,西南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1980年印。转引自樊崇义:《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17)R v.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9.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犯罪违法所得追缴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追缴申诉机制。追缴申诉机制,又可称为追缴异议程序,许多西方国家法律都有类似的规定。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434条规定,没收当事人可以在程序的任何阶段委托律师、可以被选任为辩护人的其他人员作为自己的代理人,维护其财产权利【4】。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495.html -
了解详情
罪答辩,就不能进行辩诉交易。其次,在美国,被告人的权利受到较多的保护,如享有沉默权,检察官的刑事侦查权则限制较多,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诉交易在惩罚犯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兼顾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大诉讼价值。同时,辩诉交易还可以通过尽快给予被害人确定的抚慰和补偿,达到受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得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75.html -
了解详情
,这在于审判公开所给予被告人一系列权利的条件环境有一个最大的保障。正因为如此,有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有警察直接按简易程序起诉被告人犯罪的刑事案件。⑤而法院的公开 种类。英美法系中将被告人、被害人、鉴定人、证人均统称为证人。⑦我国的证人既包括向法院提供证言的人,也包括向侦查机关提供证言的人,我国目前通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52.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条件的机能和内容》一文中提出,起诉或不起诉的决定是以侦查阶段收集的材料为基础而对有无犯罪嫌疑所作的第一次筛选,诉讼条件是作出筛选决定的原则或 刑事诉讼规则第1条第2项关于刑事诉讼目的的规定。(2)本案的公诉违反了国家关于防止公害和救助被害人的基本方针。(3)本案的起因在于国家当时没有救济公害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48.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一种认识:我国原刑事诉讼结构存在对公民个体权益保护不足的弊端,因此应强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同时为他们创造行使这种权利的机会和条件。后者则是 了一些限制(可以说,在相当规范化和理性化的法律操作中,诸如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时侦查人员可以在场,律师会见被害人及其证人需得检察院或法院同意等限制都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的陈述书或者经陈述人签名或盖章的陈述笔录(如侦查阶段询问案件知情人的笔录),规定了作为证据使用的三种不同条件: (1)在审判官面前所作的 、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的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口供、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对这些违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应当排除。当代各国刑事证据法普遍禁止将刑讯逼供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约机制。在分权思想的指引下,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由不同机关分别负责侦查和审判工作,但是这种做法又产生了警察权膨胀可能危及公民权利的顾虑。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 意见。陈光中教授指出:“就外国立法例考察,也很少有国家真正实行警检一体。英美国家侦检在侦查阶段基本分离,检察机关一般只在审查起诉时审查侦查机关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和更好的保障当事人权利等诸方面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而确认管辖必须依赖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的确定。由于网络行为的特殊性,所以在确认网络犯罪的刑事管权 的源发地,便于侦查和打击犯罪行为,所以是合理的确认依据之一。2、网络犯罪行为结果地。网络犯罪行为结果地是指被害人发现网络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所在地或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8.html -
了解详情
经过反复查证核实,才能采用。 一、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显得有些不足 (一)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不享有沉默权,而且要对 法定效力。在法庭调查程序上,犯罪嫌疑人必须接受公诉人、审判人员的讯问,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发问,与其他证据形式也不存在实质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