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 求刑权 上诉权 精神损害赔偿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权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怀。相比之下,被害人权利保障却或多或少地被立法者和研究者所忽视。近二十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项目主持人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5.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而言, 制宪者没有感觉到有对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加以特殊保护的任何必要。 应该说,宪法制定者也承认被害人权利应得到体面的保护。因为制宪者身处十分重视被害人 》,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211页 陈虎...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72.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赔偿,国家补偿,社会援助等救济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这些都有力地保护了被害人的权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笔者就从被害人 、被害人法律地位及救济制度现状 (一)被害人的相关概念 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法律地位是一个不很清晰的概念,被害人救济制度也有待完善。本文就此做初步论述。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3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也规定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因此公民有罪应当经过人民法院审判加以确定。但是原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了免予起诉制度, 即“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 提出申诉。其申诉符合法定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为了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防止和纠正刑事诉讼中的违法行为,新刑事诉讼法第8条还特别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4.html -
了解详情
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第二,规定一定范围的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可以互相转化,使公诉与自诉两种起诉形式可以互补,拓宽被害人 隐私的保护,其主要意义是防止出现刑事诉讼中的“第二次被害人化”(注:《政法论坛》1993年第5期《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宋英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指控犯罪、维护自身利益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我国法律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报案、控告权、自诉权、调查取证权、法律援助 情况有所了解,在被害预防方面才能因人而异,有所侧重,比如,一家只有老人和小孩居住的情况,则应重点预防诈骗、盗窃或抢劫等财产型犯罪侵害,而对只有单身女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004.html -
了解详情
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 的焦点。 其实,从上述人权保障的内容看,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障同样不容忽视,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刑事纠纷,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900.html -
了解详情
和被害化理论出发,则可以准确地为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并且能有效揭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保护被害人权利的角度和措施。 【关键词】三次被害; 会继续受到第二次(犯罪后再被害)和第三次被害(程序后精神损伤),被害人将可能成为被害标签诱导犯罪或干脆转化为犯罪人,而这些都将会进一步助长犯罪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19.html -
了解详情
转变为协商、让步和合作。这体现在三方面关系上:在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关系上,被害人充分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享有选择权--获得补偿并使被告人得到从宽处理,或者相反, 显著标志是当事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它表明被告人不是单纯被社会合法报复的对象,而是参与到刑事诉讼中,作为人的身份得到尊重,诉讼权利得以维护,人权得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098.html -
了解详情
作祟;但也不能忽视公检法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行为缺少外部力量的有效制约,尤其是缺乏被害人一方的制约。 被害人诉讼地位的提高和权利的扩展必然对公检法行使职权产生制约 出版社,1997年版。 (2)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 (3)樊宗义主编:《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