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6]参见黎宏:《日本刑法精义》,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7]参见最高人民法院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21]参见[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176页以下。 [22]参见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811.html -
了解详情
),即关于适正地告诉国民什么是犯罪以及作为法官适用法的指针,刑法缺乏明确性时,应该拒绝适用它;实体的正当程序(Substantive due process)理论 》2008年第5期。 [46]前引[8]。 [47][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日文版,东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16.html -
了解详情
醉酒。 原因自由行为 (拉丁文 actio libera in causa) 是大陆法系(尤其是德语系国家)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按照目前的通说,它指的是行为人有意使用 着手。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实行行为着手的到达主义。参见[日]曾根威严:《刑法总论》(第三版),弘文堂2000年版,第267-26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607.html -
了解详情
判例在司法实践上的指导功能。[29] 三、法典化制度下刑事判例的实质:刑法解释的规范化模式 大陆法系的思想方法倾向于将全部法律领域作为充分组织条理化的 ,第157页。 [34]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第117页。 [35]RGSt 29,111;32,156. [36]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3.html -
了解详情
联书店2008年版,第142页。 [2][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刑法总论I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3 环球时报》2006年4月19日。 [19][英]JW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88页。 [20]//new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090.html -
了解详情
法安全是起到很大作用的。但人们也不得忽视落人非常抽象的程式化的刑法解释学(Strafrechtsdogmatik)的危险。该危险存在于法官机械地信赖理论上的概念, 辑,第874页。 [14]同上。 【参考文献】 {1}[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日]前田雅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80.html -
了解详情
未发生类似德国纳粹时期的祸害。我想,必须注意到一个不能忽略的条件:在刑法领域,没有堂而皇之地出现法院造法甚至本来有此权力的英国法院也在1972年废弃 公司1990年,第119页。 {22} 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49.html -
了解详情
被教唆人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缺乏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他们实施的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则不构成犯罪,因而教唆者不能成为教唆犯,实际上他是 论体系[J].现代法学,2009,(6):41. {31}{42}[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J].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42,425. {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4.html -
了解详情
被教唆人未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缺乏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他们实施的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则不构成犯罪,因而教唆者不能成为教唆犯,实际上他是 论体系[J].现代法学,2009,(6):41. {31}{42}[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J].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42,425. {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1.html -
了解详情
韩忠谟法学基金会2000年印行,第143页以下。 [25]郗朝俊:《刑法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249页。 [26]同上注。 [27]陈 ,第166页。 [47]同上,第172~173页。 [48]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 ~272页。 [49]赵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