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 认为,被害人不应当享有上诉权。其主要理由有:1、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和公诉机关,完全可以代表国家、社会的利益,也包括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33.html -
了解详情
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司法成本。因此,法院刑庭应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即时将执行事项移交本院立案庭立案。 第二,建立分工配合的犯罪人财产查控制度。对可能判处 制定目标考核的标准,不要一味追求高结案率。同时应充分发挥上级法院及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 第四,完善立法,使参照民事执行中有法可依。尽管罚金刑执行和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98.html -
了解详情
系统设置)应该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应该能保障国家机器中立法系统、执法系统、司法系统和监督系统都正常地、顺利地运转。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感觉到,司法系统的运行 刑事案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检察机关从立案、侦查、起诉到监督,除审判和执行外,包揽了大半的工作。于是,刑事司法不再由法院主导,而是由法院和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5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完毕后方可进行的&7。依照《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 公安部门主持调解,甲赔偿了乙的损失,公安机关撤销此案。后经检察院监督,公安机关对此案重新立案并移送起诉。此案中的被害人乙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适用的诉讼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html -
了解详情
,其主要根据是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修改后的刑诉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在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 的人,不得再因同一事实而重新被拘押或起诉,即使是以其他罪名立案。”(注:《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368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建设规范化、队伍建设正规化、装备建设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二)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方式对于民事行政检察以及民事、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不同性质,提起的是二审程序或者再审程序,对职务犯罪刑事案件的立案,是提起刑事诉讼程序。后一种监督方式,实施以后并不提起程序,而是起到单纯的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路。(三)“五职能说”。有学者在传统的三职能说的基础上将监督和协助司法,也作为刑事诉讼的职能之一,从而形成五职能说。该观点认为,一种科学的诉讼 所取代,刑事诉讼的程序、阶段增多,向前延伸,因此诉讼职能的划分应当反映和展现从立案到执行各个诉讼程序中所有主持或参加诉讼活动的主体的全部诉讼活动,而不能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3.html -
了解详情
罪”)。四是明确了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上述“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研究:第一,关于生产、销售 问题,以充分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更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督促检察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积极追究犯罪,避免有案不立、有罪不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6.html -
了解详情
由中立的司法机构对审判前程序进行司法审查,而中国则强调检警机构对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活动的主导性控制,不允许法官参与审判前的诉讼活动;西方 协调,并事实上充当着督促检察机构和法院办案的功能。近年以来,针对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活动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全国各地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公检法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13.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和刑事审判的许可权,即人民法院逮捕或审判(刑事)人大代表须经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在以上七种监督权力中,只有后四种与具体案件的处理有关。其中,特赦 了,从而造成与程序公正直接的冲突。(一)个案监督与收案标准在正常的审判程序中,法院对起诉的案件按照法定的立案标准进行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一律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