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版); 顾肖荣著的《刑法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7月版),李光灿、张文、 的《刑法的修改与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赵秉志主编的《刑法修改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 崔庆森主编的《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0.html -
了解详情
的稳定,又能发挥环境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罪刑具体化、明确化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刑法典不得已而采用的空白罪状所带来的条款抽象化的问题,便于司法实践适用,提高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陈兴良:《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建构中的刑法修改》,载《刑事法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6.html -
了解详情
修订之前,从理论界、实务界到立法层面,曾有一种非常乐观的思想,将刑法修改视为解决刑法适用中所有问题的毕其功于一役的途径。其时,立法机关及刑法理论界似乎将 违法性和有责性的阻却事由判断也同样如此,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的行为可推定其违法,可能成立犯罪,但如果存在违法阻却事由或责任阻却事由(包括超法规的阻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7.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国家通过专门立法加以规定,一些国家则在刑事诉讼法中加以规定。中国过去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7条对此作了原则规定, 机关独立或联合就法律适用中的许多问题作出了大量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对于法律的正确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刑法的国内立法过程中,最高司法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79.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这一说明也未就该罪的规范构造在刑法分则中的序位排列、罪状设定、刑罚配置等问题予以必要的论证。犯罪圈与公民自由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 ,刑法也没有必要无遗漏地处罚。[14]刑法谦抑性是立法理性的体现,与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刑法人道等原则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已成为遏制立法膨胀的利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0.html -
了解详情
或胁从犯,对其从重处罚显然违背共犯处罚原则,亦有悖于罪 刑均衡原则。 三 关于修正案使用中的立法技术问题,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角度: 1.法言法语与刑法 用语的 忽视往往导致司法实践中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增删法之后的援引问题 增删法是在刑法条文中直接插入、删去或者修改某条的一种立法方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67.html -
了解详情
以该八种罪名论处,从罪刑法定主义的角度看,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的,也不宜以犯罪论处。 二、误区的澄清 实际上,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关于罪名说与罪行说 并未对第17条第2款的表述作修改,有的学者认为立法机关显然忘记了协调性地修订刑法第17条第2款中有关投毒的规定,使得该款中的投毒行为仅属于投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经济犯罪、刑法的修改和完善等问题。这一阶段刑法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标志着刑法学科的成熟,也奠定了刑法学在我国法学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 方面,直至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等,基本上都是立足于静态描述犯罪,而比较缺乏动态性地研究认定犯罪、归结责任、量定刑罚的相关理论内容。再者,在中国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5.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性文件不统一和参照的规范性文件的级别太低等问题。我国的委任性刑法规范只能做非犯罪化和轻刑化规定,否则会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 关键词 规范,不利于贯彻罪责刑适应原则,有待修改。之所以总则中的绝对确定性刑法规范与分则中的绝对确定性刑法规范具有不同价值,主要是因为总则往往是原则性规定,因此,可以做绝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83.html -
了解详情
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在适用效果上尽可能地趋于公正。这并不意味着正义可以作为司法依据,而是表明正义是司法观念或态度。也即,在实际的适用中,正义 的认定时,我们已指出,司法实践中的诸多疑案、错案,主要症结往往不是实体法问题,而是证据问题。由此我们才认为,某些理论实际是为一些事实情节模糊且缺乏足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