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为犯罪制造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本质上只能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 利用行为说之所以反对采取被利用行为说,如前所述,一个重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15]参见[日]西原春夫著;《刑法总论》(下卷),成文堂1993年改订准备版,第366页。 [16]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2.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214页。 [16] 参见赵秉志主编:《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页。 为那些使犯罪人感到痛苦的措施,这是片面的。 [33] 改造犯罪人实际上就是西方刑法学和刑事执行法学中所谓对犯罪人的矫正,因此,有关改造犯罪人的措施不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0.html -
了解详情
案中,违章施工时间是1993年至1996年,但工人患病陆续发生在1997年新刑法生效之后。法院认为,二被告人的行为确实发生在1993年至1996年之间,即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页。 ⑵[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6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168.html -
了解详情
监管、日用品、恐怖主义、社会安宁、和平的内在氛围及自动化的数据处理等领域,刑法都是通过抑制抽象危险犯而达到社会安全目的。⑺为应对社会风险,我国2011年 第225页。 (45)同前注(34),第120页。 (46)[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成文堂1990年版,第100页。 (47)同前注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934.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关系 处罚规则 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法条竞合的讨论十分激烈,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刑法条文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关法条竞合的争论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而 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页。 (25)同注(23)。 (26)[日]山口厚著:《刑法总论》,有斐阁2007年第二版,第368页。 (27)黄荣坚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75.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关系 处罚规则 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法条竞合的讨论十分激烈,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刑法条文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关法条竞合的争论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而 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页。 (25)同注(23)。 (26)[日]山口厚著:《刑法总论》,有斐阁2007年第二版,第368页。 (27)黄荣坚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74.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谬误。[8]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德国刑法典》在1943年修正后,于刑法总则中明确规定故意唆使他人故意为刑事违法行为者为教唆犯,即在刑事立法上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8. [6][日]曾根威彦.刑法总论[M].东京:有斐阁,2008. [7]张明楷.共同犯罪是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3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8页。 [2]参见[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 介入法益受害流程,因此法律对二者有着不同的评价。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33页。 [17]例如日本学者山口厚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633.html -
了解详情
时,并不当然成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并不同于刑法第140条的生产者、销售者,换言之,保险诈骗罪中的被保险人与受益人,是特殊主体 》,弘文堂2009年第3版,第360页。 ⒁[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堂2011年第2版,第333334页。 ⒂参见前注⒁,[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66.html -
了解详情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173页。 [15]参见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678页;陈 ,信山社1998年版,第219页。 [20](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版,第142页。 [2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