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全部赔偿原则也称为全面赔偿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赔偿原则,是各国侵权行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通例。[1] 古代的侵权行为法并不承认全部赔偿原则,古代的 或丧失。通常又分为侵权损害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损失和损害的分类历来有学术不同观点,在此不赘述)。 什么是知识产权现有财产的减少、丧失,什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6.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格尊严不受侵害,从而突出了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民法所贯彻的人文主义精神。《民法通则》第一次以基本法的形式明确规定 ,首先应当保持其体系完整性。例如,民法典制定之时,我们有必要制定债权总则,但债权总则的制定不应当影响合同法体系的完整性。从立法的现状来看,我国合同法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51.html -
了解详情
都在逐步加强,其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对社会意识与社会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文明成就在近两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很大的 利益在现代法中已逐渐式微,而人格利益则正方兴未艾。因此,现代民法上规定了与诸多人格利益相对应的具体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等。并将民事主体全部人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11.html -
了解详情
最后阶段才加以采用{1}155。 近、现代大陆法系民法的物权法是建立在不动产、动产划分之基础上的,不动产、动产之划分,是其对物的最基本划分{2}191。例如 分类作为最基本的分类?上述挑战与冲击,对《物权法》的解释有什么样的影响?立法论上,应对新挑战的合理路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下文将尝试着作出回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71.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的产物。正因为自然人的人格是一种直接体现个人尊严的法律工具,故现代民法确认一切自然人均有平等的、不得被剥夺的人格;而正因为法人的人格是一种法律技术 ,包括自然人、法人、第三民事主体等,但这种具体人格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则未提出。权利能力只是对民事主体共性特征的一种抽象,是立法者为了将法人引进民事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79.html -
了解详情
对他国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封闭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这种小农家庭里,以长幼尊卑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宝塔形的等级结构,而 也不太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 众所周知,刑法是公法、强行法,与民法相比,以惩罚性为显著特征。但现代社会的公法要不要关注和尊重人道亲情?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1.html -
了解详情
自便。见《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7页。但对民国的住宅立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32] 如1868年的the Artizans and Labourers Dwellings Act,又称为Torrens act;1875年的The Artizans an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25.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个人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63从而使其谱系越发复杂。64 受苏联影响,我国内地较早一些的民法教科书往往从与所有制的关系入手定义所有权。65江平和张佩霖教授编著的 为了公权主体之列。见尹田:物权主体论纲,《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12[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7.html -
了解详情
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比较借鉴的。因此,具体地分析我国受到的苏联法制模式的影响,清除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的消极作用,对于我们找出差距与发展方向,改善法律环境是 地指出法家所谓的法治只在刑赏二字 。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民法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上是最高行为准则,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668.html -
了解详情
一切事情在古代,市民法是法律的整体的意思,是与神法和国际法相对立的概念,换言之,市民法是世俗法和国内法的意思。 也就是说,民法学家们向来有一种 而不能穷尽一个抽象概念一切可能的外延 19]。类型化受到了事实,也就是调整对象的影响,而所谓类型化作为一种方法,即是抽象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如前所述是法典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