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为时处在无责任能力状态,并且原因设定行为与结果惹起行为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即足以认定犯罪故意或者过失,不存在判断结果惹起行为时的罪过 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56. [8]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62465. [9]张文.人格不法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44.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引起的,与甲的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因而甲对乙的死亡结果不承担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 关于加重结果的性质,刑法理论上存在加重处罚条件说和构成要件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犯罪,两者之间不可能存在吸收关系。 (28)本案例来源于前引⒅。 (29)参见王志祥:《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5.html -
了解详情
非过失犯罪)。案二则不同,孙某的行为与被害人赵某的认识错误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孙某在凌晨推门进入赵某的宿舍,该行为本身导致赵某发生了 [17] 参见冯军:被害人的刑法涵义,载《刑法评论》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8] 摘自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1998年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55.html -
了解详情
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严重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比照刑法第136条或39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再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 免责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并且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二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规定使举证责任理论更完备,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86.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必要在因果关系和程度方面加以限制。 同时现行的有关规定,对正确处理案例1和案例2这类混合着私人雇佣和挂靠单位或 单位和非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显然缺乏约束力。建议国务院条例强化上述单位的责任或者在刑法中对上述单位的刑事责任加以规定,以强化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在工伤保险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159.html -
了解详情
限度”是其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造成重大损害”是防卫过当的实质条件,二者因果关系明确。而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不管造成多大损害,也属于 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979年颁布的《刑法》基本上保持了正当防卫条款的原貌,只是防卫过当“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修改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52.html -
了解详情
起行为时处在无责任能力状态,并且原因设定行为与结果惹起行为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即足以认定犯罪故意或者过失,不存在判断结果惹起行为时的罪过 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56. [8]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62465. [9]张文.人格不法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17.html -
了解详情
案例 王甲在某饭店就餐时,与李乙发生口角,王甲揪拽李乙衣领而发生相互撕扯,后被人劝开。李乙离开饭店后,王甲又追上,从后边用手杵李 的,所谓条件说,是指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如果存在着无A即无B的关系,则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缺陷是可能使因果关系的范围过宽,形成无止境的关联。因此,在此基础上,相当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98.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条款的内在要求,利用具有较强适应性品格的一组概念组合,即过错、损害、因果关系以及违法性来完成对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构建;在补正其技术不足方面,即 需要加以解释、推定或援引才能得以完整表述的条款内容。(见张光宇:《刑法白地规定的检索与评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3] 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310.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他人人身健康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损害事实与损害行为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损害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是确定损害行为人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承担民事责任 何谓过失问题,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曾按照刑法对过失的分类,认为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两种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