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的正当请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目前采取的是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就是说,在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原告指控对方污染环境侵害了其权益, . [2]曹明德。环境侵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0:18. [3]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2:328 [4]竺效。论在国际油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1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指导、协调、综合与统一,根本上解决环境基本法缺失的问题的方面完善。 我国环境法领域中存在着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变换与争论,以吕忠梅教授和陈泉 结合、综合治理、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公众参与等基本原则,以及环境资源规划、预防、规制、经济、引导和救治制度;建立环境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环境退化防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65.html -
了解详情
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在农村地区,环境法却常常显得无心无力、有心无力和鞭长莫及。[4]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农村地区环境执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三)农民环境参与程度不高 我国环境公众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但农民很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和环境执法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2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宪法基本原则;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立法体制和立法机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审制、开门立法等制度;三是进一步充实了中国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法典的有刑法和三大诉讼法,今后将可能会在民法、劳动法、环境法、教育法等方面进行法典化工作。 (四)从较多使用授权立法向直接立法转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72.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法庭的先例。瑞典是环境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的国家,在1969年出台第一部环境法之后,为了保证环境法律的执行,同年第一个环境法庭成立。 [6]随后在全国5 。《刑事诉讼法》第13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第147条: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权利的属性已经获得认同。 [7]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制定,正是实践这一基本人权的制度要求,而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争议解决和权利救济是政府信息公开法制 诉讼的角度》,《法律适用》2006年第5期。 [15] [16]孙林:《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 [17] [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62.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绝对所有权,切实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的权利依据。也是环境民事责任制度得以形成的基础,可以说,公民环境权的确立与传统民法的拓展直接相关 权,达标排放污染等实践中突出的问题加以明确。 [注释] ①参见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43-145页 ②参见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71.html -
了解详情
法体系,成为高级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立法机构;国际化是指民事诉讼程序保障基本权被国际文件所宣示,并开始在某些国家的国内法中产生实质性的影响。[5] 及组织都可起诉,要求违法者停止违法行为。此外,美国的环境法中关于公益诉讼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公民提起诉讼也有法可依,其中《清洁水法》就是其中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40.html -
了解详情
范式 我国科学界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研究科学研究范式问题,笔者在80年代给环境法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环境政策课中曾介绍美国政策科学(包括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 有机体是化学机器”的观点已在某些方面失效,系统论生命观可能成为新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在医学科学中,传统医学关于“人体是机器”的观点正在被“人是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20.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立法的一些基本方面,如立法体制逐步朝着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方向发展,法体系中经济法、民商法、环境法、社会法这样一些部门法或法 ,实现中国立法的现代化,必须正确解决党与立法的关系问题。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是有利于立法发展的资源性因素。过去这一资源性因素对立法的作用未能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