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在客观方面,要求必须是情节严重),实际上重新规定了所谓单位盗窃罪的成立要件,因此,在依现行《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对所谓单位盗窃行为进行处罚的时候 危害性的评价呢? 其次是成立犯罪的标准的提高而导致的适用上的不协调。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单位犯罪包括两类:一类是只有单位才能构成的犯罪,如现行《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00.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危险性这一要素。正如有的学者所称,具有前科而再次实施犯罪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对依前犯之裁判科刑,而不知刑法峻严,罪恶可畏者也,此种犯人,多有惯 为一个犯罪的事实根据时,不能再将该因素作为另一个犯罪的事实根据。其二,在某种严重或者恶劣情节已经作为构成要件要素予以评价时,不能再将该情节作为从重量刑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3.html -
了解详情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46条规定了单位犯罪时的双罚制。刑法实施以来,刑法学界对该罪的犯罪构成诸要件一直存在着争议,实践中的认识与 明知故犯当然是故意,可是刑法中的故意有特定的指向对象,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7.html -
了解详情
说又称为折衷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注意义务是规范性的结构,行为者对符合构成要件的结果有预见,是注意义务的基本规范结构,把行为者根据其所 年版,第11页。 [36] 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37] 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67.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人和公私财产。[1]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值得讨论 的情况下,该行为构成其他相关犯罪的,按照其他犯罪进行处罚。 二、暴力手段 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行为是否包括暴力手段,这在中外刑法理论上都是一个具有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47.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的目的,即使客观上占有了对方的财物,也不能认定为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是合同诈骗罪的必要构成要件,值得研究。?“占有”一词含义多样,既 财产权,对市场秩序并没有造成直接的损害,因此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二)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后是否一定要逃匿。?刑法第224条在列举合同诈骗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3.html -
了解详情
四种观点虽然强调了聚众犯罪的基本性质,但是却没有体现聚众犯罪所应当具备的法定性这一基本特征。笔者认为,上述几种观点虽然是名家所论,但是,这些观点却 罪名是否出现了“聚众”二字才确定其是否为聚众犯罪,而在于刑法具体的罪状表述中是否以“聚众”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例如扰乱法庭秩序罪,在罪名上并没有“聚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5.html -
了解详情
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18、 374-390页。有关论述对本文有启发意义,但他们多从形式、特征和要件(某一方面)入手, 认定当事人有罪”。在认定脱逃罪时,“未决犯脱逃必须是真正构成犯罪的分子,才能认定为脱逃罪,如果没有犯罪的人脱逃,不能定脱逃罪。”高铭暄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7.html -
了解详情
?{4}我们尊重了社区是社会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犯罪的社区危害性必然会漫射为社会危害性这一事实了吗?有人说:任何脱离社会的刑法,必将是无水之鱼 年版,第72-73页 {15}前引{10},姜涛书。 {16}{17}马荣春:《论刑法因果关系》,《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意]贝卡利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03.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对于总则的修订,既涉及到了犯罪构成一般要件,如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充实,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 各方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刑法的威慑功能,进而收预防公众犯罪的一般预防功效,而且有力地保障了行政法、民商法等前提法的顺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