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而言,乃是一个裁判规范。因此,侵权行为法的问题,首先是“侵权行为之诉”的问题。侵权行为是能够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但是,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 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12]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76-79页。[13]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1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地役权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权设定、质权设定是物权行为,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地役权合同、农业承包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都是 民法通则》起草过程中存在6个争议较大的问题:……4、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这表现为采用不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体系。反对的人认为,英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9.html -
了解详情
3款中的含义,按照一般学说,指代理行为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虽然籍由解释可以就此问题达成大致共识,但是至少这是民法通则技术粗糙 ,代理人越权,但是相对人主张被代理人曾经以电报扩张代理权(因而不再是越权,代理行为有效),而被代理人否认电报的存在,根据举证责任一般规则,电报的存在原本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35.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之未成年人为代理人应无不可。限制行为能力之未成年人做代理人时,代理行为意思表示瑕疵问题。在一般民事法律行为中,该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否有瑕疵,应就该 之未成年人为代理行为时亦此适用。但是在未成年人为代理人时,多是未成年人之代理行为的意思表示内容是依照被代理人提示之内容而为之,此时意思表示之瑕疵应该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18.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第二章公民(自然人);第三章法人;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七章诉讼时效;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 是,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界一再讨论的所谓“企业产权界限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社会问题,均与未及时制定完善的物权法,致社会生活中缺乏规范财产归属关系的基本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3.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并且,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对于法人来说,“权利能力是判断其是否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准绳。”[19]对于民事权利能力概念的理解,应包含抽象民事权利能力和具体民事权利 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的,它解决的是民事主体是否具有参加某一具体民事关系而为具体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问题,法人因其所受各种限制,在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0.html -
了解详情
3款中的含义,按照一般学说,指代理行为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虽然籍由解释可以就此问题达成大致共识,但是至少这是民法通则技术 笔者这里希望从法学方法论角度对现行规定和学说做进一步的批评。 关于代理人的“责任”问题,前面已经说明,有一种学说对于代理人的“连带责任”并不 作特别理解,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分行为的含义。前已提及,处分行为属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是指以引起民事权利的变动为目的的法律行为。以此为认识前提,具体到物权变动,处分行为就是指 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来说明这一问题。 作为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的代表,《法国民法典》上实质意义的法律行为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但并未建立起完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08.html -
了解详情
民国时期的民法典主要借鉴了德国民法典,现在我们制定民法典,仍然需要借鉴德国民法典,问题在于怎样借鉴,是否完全抛开民法通则颁布以来的立法经验,而照搬德国民法典的 、家庭、亲属关系而享有相关的人身权和财产权。7、根据法律规定和民事法律行为及其他合法原因而享有的其他民事权益。8、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9.html -
了解详情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有效合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民法通则》把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 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4.按无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对应当批准而未经批准的涉外经济合同认定为无效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