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情况下置于原告一样的境地,例如证明责任倒置、不负担证明责任的当事人的事实阐明义务等。当事人双方的这种对抗构成了现代社会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使得法官中立 的规定中可以得出结论,执行员负有中立义务。但是这样的论述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753条实际上已经将债权人置于程序主导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95.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 行为。[6]依据我国《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之规定: 学者认为把登记机构登记错误而产生的赔偿责任认定为国家赔偿责任不利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的权益。而且国外也有用 民事诉讼来处理国家赔偿问题的,如日本,建议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56.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法》对内幕交易只规定了行政、刑事责任,对民事责任则语焉不详。尤其是,最高法院在关于受理证券 诉讼的《受理通知》中规定了对虚假陈述欺诈行为可以 交易者利用内 幕信息与投资者造成了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也难以证明。显然,运用传统侵权行为理论解决内幕交易领域中的所有问题已显属不能,而内幕交易给一般投资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33.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法》对内 幕交易只规定了行政、刑事责任,对民事责任则语焉不详。尤其是,最高法院在关于受理证券诉讼的《受理通知》中规定了对虚假陈述欺诈行为可以 交易者利用内 幕信息与投资者造成了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也难以证明。显然,运用传统侵权行为理论解决内幕交易领域中的所有问题已显属不能,而内幕交易给一般投资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572.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的行政补偿。[5]刑事救济是指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追究环境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有学者认为,环境权遭受侵害时,其法律上的救济途径 其方式以损害赔偿和侵害排除为支柱,至于具体的救济途径,则以民事诉讼为主,也可以通过协商处理有关纠纷;环境侵权的行政救济,其中包括:1、以迅速、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68.html -
了解详情
过诸多变迁。罗马法时代,由于民刑不分,,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这一总的举证责任原则同样适用刑事诉讼。他包括两条具体原则:其一为原告负举证责任; 恐怕到头来会出现有损于这一规则的现象。 四、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情形。 (一)制定法明确规定应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情形或者其他可反驳的法律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1.html -
了解详情
更是处于核心地位。这直接体现在,刑事个案中的证明标准成就与否,对于控方来说,事涉能否完成控诉、卸除证明责任;对于辩方来说,事涉被诉罪行是否成立、 标准更高,应当是排除其他可能性。这种观点成立的前提是,在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体系中,存在着比排除合理怀疑更高的证明标准。如果我们按照英美九层次证明标准的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61.html -
了解详情
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对法官素质的内在要求 朱江 民事审判方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的审判权与当事人诉权的配置方式以及诉讼程序的运作方式。法院的审判权是通过 和职权探知主义三种类型。当事人主义是指在民事纠纷的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和证据的收集及证明责任由当事人负责,法院不得干预;在庭审方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9.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在民事审判中,调解历来是强调和被理解为与判决相对应的办案和结案方式,提倡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页。[4]、参见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5]、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6.html -
了解详情
次会议通过了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强化当事人风险责任意识和举证责任意识。 至此先前人们已普遍形成一种观念:法院执行工作必须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 因为债权人亲自参加了纠纷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完全能够向法院提供较为充分的证明材料,较之法院的职权调查,具有充分的优越性,很多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