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案件事实真相,避免错案发生,保证无罪者不被不正当追诉和错误判决。起诉程序中,一旦控辩可以平等,意味着:一方面,辩方可以充分行使其辩护权等权利,及早发现 对国家公权力形成制约,起到监督公权力的作用。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在刑事诉讼中具体表现为赋予被告人程序主体性的地位,使其受到有尊严地对待,而不是将其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趋势,同时我国检察机关公益代表的立法确认,以及在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和近年来公益诉讼探索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社会对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 权利[18]. (二)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角色定位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构和社会公益代表的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居于何种程序地位,是有关民事公诉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52.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家孟德斯鸠开始用“理性”与“人性”的态度来看待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法官还应与被告人处于同等的地位,或者说,法官应该是被告人的同辈。这样,被告人才不觉得 、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司法体制的设计,在刑事诉讼中,公检都行使控诉职能,均承担着追诉犯罪的任务,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2.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施行政行为时须“先采证后裁决”这一依法行政的法定要求。在刑事诉讼中,法官面对的一方是享有国家强大追诉权力的公诉人,而另一方是处于强大追究声势之下的犯罪 的悬殊而造成的不平等之考虑,更重要的是,它在理念上将受追诉者在诉讼中的人权和道德主体地位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这同时也是一项符合“人性的制度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8.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辩护,在无力聘请时还可以获得律师的免费法律援助。这就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得到根本改善,嫌疑人、被告人从此有能力 把握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法典规定和制定单行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即在刑事诉讼法典中只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就具体内容另行制定单行法,比如关于监听,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0.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家孟德斯鸠开始用“理性”与“人性”的态度来看待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法官还应与被告人处于同等的地位,或者说,法官应该是被告人的同辈。这样,被告人才不觉得 、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司法体制的设计,在刑事诉讼中,公检都行使控诉职能,均承担着追诉犯罪的任务,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9.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仍会首先选择服从或者积极寻求救济,而不是藐视和抗拒。在此意义上,公定力是一个有效、便当的概念,为讨论公民拒绝权提供了一个理论起点。只要对它的效力 的理解错误,麦卡特母亲去世的事实不改变他作为唯一存活儿子的地位。接下来的问题是,麦卡特当初没有提出申诉,他在刑事诉讼中能否提出同样问题作为抗辩理由?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008.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到了国家公诉制度与专设公诉人制度建立以后,被害人才丧失了对重大犯罪的求刑权。[11]当国家公权力极度膨胀,国家就进一步攫取了包括起诉权在内的所有刑罚 地位,而沦为了配角和局外人。而与此相反,加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却极大上升。坚持一般预防论的刑事古典学派极力反对中世纪刑法的罪行擅断,反对旧刑事司法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8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三种方式成为民事原告人:其一,附带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通过参加诉讼的方式在刑事法院成为刑事诉讼中的民事原告人,这一般适用于检察机关已提起公诉的情形 之间的有效制约,不仅凸显了法治国家中法院的主体性地位,而且符合由中立的法院解决纠纷的诉讼规律,还促进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尤其在当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二)检察实践中的初查 在检察实践中,由于职务犯罪侦查的案件一般不会自行暴露,侦查进路一般是由人查事,物证少、言词证据、书证地位突出、犯罪 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136页。 [7]根据我国刑法第305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