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只有对我国的人事制度动大的手术,提高入警的条件,调整公安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强选拔录用人才考核制度的透明度,对公安民警定期分批培训 历史现象,又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寿终正寝依赖于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司法机构设置的重新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所以在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77.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的判断,形成内心确信,这也是他们的职责和义务。 三、关于鉴定人独立问题 鉴定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鉴定人制度。其中鉴定人独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功能定位在发现犯罪和证实犯罪的角度上。为了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刑事鉴定制度,在观念上应当有所调整。司法鉴定行为应当是发现真实的证据方法,体现打击犯罪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0.html -
了解详情
有两种: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人民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调解以当事人自治为主要特征,即使纳入国家司法制度的法院调解其强制性规定也很少,当事人自愿原则一直是 辩论之前的强制和解。参见方晓阳,陈玉珍:《德国诉讼和解制度的改革对重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意义》,载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5.html -
了解详情
纲要》[5]的指引下,通过积极的改革实践,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民事诉讼程序问题的司法解释[6]以及 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财产报告制度的设置,既有助于前述问题的妥善解决,同时也使被执行人等拒不履行或虚假履行财产报告义务成为一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0.html -
了解详情
。 (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我国死刑制度的影响 1998年10月5日,我国签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权公约:《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评价标准,建立起一种评估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评价体系。结合我国司法实际,因我国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量刑前调查,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31.html -
了解详情
约束力不强,监视居住无从操作,是故,大量、广泛适用逮捕也就成为现今司法实践的当然选择。 可以预见,对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如果不首先突破这三个制度死结, 报》2008年1月2日。 [10]参见梁玉霞、何正华:《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载《政法学刊》2006年第1期。 [11]除去周末和法定节假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0.html -
了解详情
和效率。本文在阐述设立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司法改革的现状,提出了举证时限设置的立法构想。 [关键词] 举证时限,临界点, 曾在新民诉法典实施后提出建立举证时限制度的建议[2],然而关于举证时限的理论并为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民事庭审改革中这一问题日益凸现,有鉴于此,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50.html -
了解详情
动态均衡 20世纪初,罗斯庞德对普通法诉讼制度的批判, 悄然拉开了二十世纪程序改革的序幕。回首20世纪司法改革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普通法国家,强化法官职权 划一的模式,这种均衡须为与不同国家的本地资源相结合的历史的动态均衡。因此,作为正在尝试司法改革的我国,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非常有必要了解并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76.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在客观真实说尚为主流学说之时,我国司法实务部门以确实、充分这一看似严谨但实际上缺乏操作性的标准作为证明标准,而对于以高度盖然性作为证明标准 的程序选择权 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选择程序制度的权利。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选择什么样的程序处理纠纷与其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乃至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中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它必将对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产生广泛的影响。但凭心而论,人们对证据制度改革的期盼,特别是民事诉讼理论界所期待 ,因为诉讼的指挥权在法院,法院必须考虑在维护当事人正当权利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率。关于举证期限应何时予以确定,《规定》中未予确定,仅在《规定》第33条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