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如果法官的裁判没有体现公正,其结果必然是挫伤有理者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同时又放纵那些从不公正的裁判中获得利益的人继续行恶。这样的后果正如培根 冲突和纠纷应当公正地解决。 在现代社会,为了保障冲突和纠纷的公正解决,法律所提供的规则和程序主要有:(1)司法独立,即司法机关和法官个人在行使司法职能时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4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有机体。法律在本质上体现了人类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但是正如富勒所说的,难道在人类本性里面没有这样一种深沉的渴望,要在人与人之间创造出比依法确立的义务 把他的武断的意志作为法律,并且要施行奴隶制时,则我们便有了这样的意识,说这是不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不能做奴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普遍的道德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专家,他们见了自由心证极有可能望文生义,以为它是指法官可以随心所欲地评价证据。而一旦有了这样的误解,当事人就有可能利用不正当手段影响法官的 实际问题。诚如葡萄牙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访华时所言:司法制度只要符合本国国情,没有好坏优劣之分。[26] 【作者简介】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6.html -
了解详情
的清晰语言草拟的,它当然会省去法官们的麻烦。但是在没有这样的法律时,如果现有的法律暴露了缺点,法官们不能叉起手来责备起草人,他们必须开始完成找出国会意图的 S)法官个性(P)=判决(D)。在弗兰克的眼中所有的法律纠纷都是独特的,普遍的规则不能容纳普遍的个性,法官必须把自由裁量权添加到法律的肌体之内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40.html -
了解详情
了诉讼的效率,以至于时常听闻公检法机关抱怨超负荷工作。诉讼是一种高成本而低效率的纠纷解决方式,诉讼中的任何一方都回避不了投入与产出这一经济机制的调理,[ 面临从诸如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样的问题开始证明的窘境。鉴于这几种事实已有大量的民事诉讼著述予以论证,本文不赘,只谈一谈相关规定没有予以明确的法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9.html -
了解详情
圈套案件,即有关人员虽然向侦查机关提出控告或检举,但是其真实的意图却是希望以此促使民事纠纷的解决,例如有人控告他人诈骗罪,其实是希望以此督促对方履行债务。 的诉讼中,无论是英美式的或法国式的,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文件。由于没有这种文件,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检察机关和警察机关便有广泛的可能开始并进行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84.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而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竞价或者公开方式设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却没有这样的限制。之所以有如此的区别,就在于立法者考虑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 基础是什么,权利主体地位平等;权利发生冲突时,针对各种主体适用平等规则来解决纠纷;物权受到侵害时,法律平等保护各种权利主体。《物权法》第3条第3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12.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人是否孤独、寂寞并不在于他周围有没有人,主要是在于有没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现代文明的迈进,城市人越来越发现,他们 法律的手续结为夫妻,如果双方并不满意,那么就赶快散伙。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保证今后正式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总而言之,他们坚信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如果要求人们在不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0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情况下,就是首先在外围之树上下功夫:看是否有证据(外围之树的树叶)表明被害人在案发前与哪些人有往来、发生过什么纠纷等,依此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之后,再来 者自由心证的一种约束。如果说没有这样的证据底线限制,像前述的杜培武案件那样的有罪认定就不会有什么稀奇。比较而言,如果这种案件发生在中国,办案人员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9.html -
了解详情
了长久以来对以汉民族为主体团结周围民族的局部文化的认同和依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从血脉里向我们这样有这样的国家文化基因特色。这是我们崛起的优势 虚拟空间。在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选民和政党的关系很直接,从商品涨价,学校教育,到劳资纠纷,都少不了政客的干预,政客想方设法拉拢民意,哪个执政者不合民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