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档。对此,我们的看法是:既然法律赋予了被害人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那么,就应当享有知晓诉讼进展情况,了解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内容的权利。因此,法院在给被告人送达起诉书的同时,也应将起诉书送达给被害人。 二、关于参与刑事诉讼被害人范围的界定问题 刑法要保护的被害人的具体权利其本质是民事权利,即被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化解过程无限地进行下去,则将导致司法资源的无端浪费。因此,在诉讼活动中对诉讼主体实施的行为在时间上给予应有的控制显得十分必要。 法院或法官的 正是笔者对本文所探讨的主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寄予高度热情的缘由。 二、诉讼指挥权立法之比较 仅仅从宏观上指出西方国家民事司法程序改革的基本趋向显然是不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93.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条约既没有在国内立法中得以明确化,更谈不上切实履行条约义务,导致我国有关诉讼的许多制度设计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缺乏与外国同行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诉讼活动中,国家权力被不恰当地强调,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名存实亡,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司法机关滥用权力现象时有发生等,无一不与国家本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1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化趋势。这实际意味着以弱化职权主义因素、强化对抗制因素为基本特征的诉讼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已经开始发生。 进一步而言,这种以当事人举证为主要内容的庭审方式 。 其二,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制约作用,保持诉讼结构的必要张力固然重要,但也应十分注意在刑事诉讼主体之间应用协调性手段,如协商、协调、沟通、调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2.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加以观察。 对于前者,刘荣军教授已有深入分析。刘教授指出民事公益诉讼在诉讼主体、请求救济的内容和纠纷所涉及的利益方面均表现出独特性,由此对 证据所确立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制度束之高阁[13]。 4.法院的裁判可以不限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14],法院可以主动通知或追回原告没有提出追诉的人作为第三或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6.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实务操作中的争议却依然困扰着这个领域。从分析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民事诉讼体制在我国沿着当事人主义的发展现实,逐渐触及改革的切入点以及一系列配套体系,是 主义为辅为基本思维。一方面减少国家干预,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赋予其充分的诉讼权,使其在诉讼特别是在庭审中担任重要角色。[8]笔者认为: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结构对此的容纳度、与其他诉讼主体磨合中的协调程度以及民事诉讼结构在运作时是否会对检察机构这个特殊的诉讼角色表现出非异反应等相关问题[6]。 财产权等方面的民事权利;换言之,假如国家并没有正式委托某地的检察机关作为它的诉讼代理人,后者是否有权越俎代庖,自任原告?[8]488 可见,社会公共利益理应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59.html -
了解详情
该买卖合同无效,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起诉。这一案件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公益诉讼第一案,当时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同时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的 诉讼时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比如,在公益诉讼上,由于其本质特征的缘故,其诉讼主体资格较为宽松。这有利于公益诉讼的开展,但同时也容易滋生滥用公益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24.html -
了解详情
前证据交换的立法现状 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直接规定庭前的证据交换,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只是便于法官在开庭前据以了解案情,以便掌握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需要庭审 内容:证明本案件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确定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当事人支持自已主张的法律依据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4.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程序,整个过程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法的空间{3}形成过程,在一般情况下任何诉讼主体都不应打破这种有序性,制造程序上的繁复和混乱。 {M}.郑戈,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6. {6}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北京:中国模式,(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28. {7}钟海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