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将上述案例中的被告人认定为破坏交通设施罪实害犯的中止,那么根据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结果之不能未遂,而使结果之不发生与行为人之中止不具有因果关系。对于此等特殊值情况,刑法论理乃提出准中止犯之概念,以资解决。[5]不仅在理论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96.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五是驾驶人的过错或者意外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个行为只要满足上述五个要件,就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①] 涉嫌违法犯罪 :一是此次事发并非肇事者的主观故意,二是此事所造成的后果并未达到我国《刑法》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标准。检察机关经过调查,认为如果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418.html -
了解详情
为模式作出规定的,这种规定存在着不足之处。下面的案例如果用刑法的规定来解释难以得出满意的结论。案例:甲乙丙三人共谋敲诈勒索丁,三人共同实施了 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其放弃犯罪前行为没有因果关系,那么,不论其他共同犯罪人处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都可以成立犯罪中止,这样既符合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的立法精神,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14.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一结果与被害人或被索要财物之人的言行并无明确的因果关系,双方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只是行为人认错了对象,张冠李戴,或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 ,对此,本着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这样处理应更加符合刑法的立法主旨。如本文案例中的行为人李某就是因为自家店铺被工商部门查抄,迁怒于举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28.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此就无法处罚余下的两个罪名,恐有放纵犯罪、失诸刑罚公正之嫌。这一案例实际上反映了通说关于想象竞合犯理论的弊端:对一行为数罪只择一重罪处断,必然 一罪,充足数个构成为数罪。(注:关于罪数的判断标准,在国外刑法学界主要存在行为标准说、因果关系标准说、犯罪标准说、构成要件标准说及折衷说等学说。但诸说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8.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识,包括认识内容即对行为的性质、客体、结果、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他法定事实等的认识;认识程度即认识结果必然发生与可能发生(间接 聚众斗殴的参加者无一例外的纳入聚众斗殴罪主体范围的作法仍大量存在。这种混乱局面不仅有损刑法的严肃性,也违背了立法本意。因此有必要对聚众斗殴罪中的“首要分子”与“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86.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此罪,单位不构成盗窃罪。但司法实践中曾有过这样的案例。还有单位杀人,单位强奸等等问题。 7.其它一些相关问题。如单位犯罪这个称谓和 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都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三)从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上讲,单位犯罪完全符合。 刑法理论告诉我们,共同犯罪必须有两个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0.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五是驾驶人的过错或者意外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个行为只要满足上述五个要件,就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①] 涉嫌违法犯罪 :一是此次事发并非肇事者的主观故意,二是此事所造成的后果并未达到我国《刑法》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标准。检察机关经过调查,认为如果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7.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衔接?归根结底本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评析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 ,其转化罪不具有完整的犯罪构成的特点决定是否成立转化罪共同犯罪,应当以因果关系为依据。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学术争议问题,见仁见智。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10.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认定共同受贿犯罪?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 ,这些损失是因受贿人接受贿赂造成的,因而损失的产生与这种借贷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也是行贿受贿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对以下借贷应以受贿论处: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