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甚至是无法计算的。[29]不管这种针对传统功利主义的批评是否妥当,但在刑法学领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认为这种针对传统功利主义的批评是妥当 》,台北春风和煦学术基金2006年版,第416页。 [2][日]井田良:《刑法总论の理论构造》,成文堂2005年版,第1页。 [3][澳]斯马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89.html -
了解详情
欲宣示的价值内容、层次及意义。 【参考文献】 {1}{日}林干人.刑法总论{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8:452. {2}陈庆安.结合犯立法 .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46. {6}黄荣坚.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M}.台湾:月旦出版社,1995. {7}黄金龙.结合犯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8.html -
了解详情
犯类型所欲宣示的价值内容、层次及意义。 参考文献 [1][日]林干人.刑法总论[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8:452. [2]陈庆安.结合犯立法 结构新析[J].法律科学,2006(2):6874. [24]黄仲夫.刑法精义[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251. 【作者介绍】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66.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担忧就是其会导致违法性的判断不够明确,甚至扩大违法性的认定范围进而扩大刑法处罚范围。[31]笔者认为,至少对于交通过失犯来说,这样的批评值得商榷。其一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8]参见[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262~263页。 [9]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9.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担忧就是其会导致违法性的判断不够明确,甚至扩大违法性的认定范围进而扩大刑法处罚范围。[31]笔者认为,至少对于交通过失犯来说,这样的批评值得商榷。其一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8]参见[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262~263页。 [9]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4.html -
了解详情
第130~ 131页。 [9]同上注,第389页。 [10]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11]当然,至于为什么说是对法 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目录部分。 [24][日]川端博:《刑法总论》,余振华译,甘添贵监译,台湾元照出版社200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88.html -
了解详情
[J].法学,2005,(12). {10}[日]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李乔等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1}[日]大 既遂形态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17}鲜铁可.新刑法中的危险犯[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18}高铭暄.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1.html -
了解详情
犯需要认识危害结果。[7](P218219)近年来,随着客观超出要素概念的提出,刑法学界将危害结果在主观故意中的地位重提加以研究。这一争议可以分解为 [J].法学,2005,(12). [10][日]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李乔等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1][日]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21.html -
了解详情
年就三度颁布赋予警察处罚权的警察法规,强调警察维护治安的权力。后来受法国刑法的影响,1813年巴伐利亚刑法典、1851年普鲁士刑法典和1871年德国刑法典曾经把违警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1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0.html -
了解详情
预见可能性帮助选择结果回避措施的作用,使得以因果经过为内容的结果预见可能性在刑法规范的层面上演变为结果避免可能性的问题,主张此种因果经过是否符合注意规范保护目的 成立依据的误区。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参见[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刑法总论Ⅰ-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⑵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