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利益的不正当性,等于完全否定了行贿犯罪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构成要件,故不能采纳该种认定规则。 三、商业贿赂共同犯罪的罪名确定问题 刑法理论对有身份者与 贪污罪主体身份的人,应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如果共同犯罪中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盗窃,同案犯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以盗窃罪的共犯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违法性是目的,共同完成对行为的标定;在司法阶段,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一般特征,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除斥特征,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起到修正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257页。 [57] 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版,第76页。 [58] 参见陈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6.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普遍性,而且雇佣是一种具有对合性的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问题密切相关,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雇佣犯罪并不包括分则中由雇佣行为构成的犯罪。本文所谈的雇佣犯罪即为 行为不存在实行过限问题,丰某对此后果应承担刑事责任。 2、为执行共同犯罪计划而附随发生的结果是否属于实行过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甲雇佣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03.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犯罪判断的辅助手段。如有的教科书上说:在考察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固然必须根据刑法条文的规定,同时需要认定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如果行为情节显著轻微 要件、主体要件与主观要件,或者认为是主体、危害行为与客体;五要件说认为共同要件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的客体、危害社会的结果及其与危害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81.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仅以对法益的侵害来判断社会危害性的程度是相当困难的,如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和个人生命利益,在具体情况下,孰重孰轻,就难以比较衡量。( 3 ) 规定。犯罪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统一。在考察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必须考察该种行为是否是构成刑法分则条文中所规定的某一条文所规定的实行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其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所侵犯的权利或利益,从而说明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性质的犯罪。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的表现之一 刑事被害人则是由于与直接受害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而间接受害,从而与直接受害人构成了共同被害人。[④]如杀人案件中直接被害人已经死亡,其近亲属或受其抚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0.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要解决的是行为人有无客观上的不作为行为,至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罪过,那是犯罪构成主观要件要解决的问题,若硬是将作为主观要件的罪过拉到客观要件 义务,能够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 作为危害行为,不作为行为除了与作为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消极性。这一特点是由其负有义务和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7.html -
了解详情
应与罪数形态、认识错误与意外事件一起在所谓的定罪论部分研究,这两种办法共同的问题是与术语本身的要求不符。 5.正当化事由与正当行为 正当化事由与合法化 刑法定原则后,社会危害性就不能成为司法上定罪的根据了,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只能以犯罪构成作为标准。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7.html -
了解详情
第11条进一步提出:“要依法从严惩处累犯和毒品再犯。凡是依法构成累犯和毒品再犯的,即使犯罪情节较轻,也要体现从严惩处的精神。尤其是对于前罪为 ,予以区别对待。不能仅以毒品数量作为衡量不同案件之间量刑是否平衡的标准。对于多被告人犯罪特别是共同犯罪案件,要注重正确区分主从犯并根据被告人罪责的大小确定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16.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涵及其司法认定关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涵义,1999年两高在《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以下简称《两高通知》)中 》,提出要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