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行审查。可见,我国民事诉讼的两审终审制不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二审法院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其程序的价值,首先定位于 理论与现代化,1999,(1):40. 注释: [1]参见尹勃,张雪萍.论民事上诉中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J].河北法学,2006,(2):135-137.许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9.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以维持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从而使一事不再理原则得以贯彻,维护适法标准的统一。由于确定判决是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程序权得以充分保障 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68. {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谢怀栻,译.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165. {8}池民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随时提出是以追求绝对客观真实为法理基础的,忽略了诉讼证明的真实是经过法律程序加工的真实的实际。第二,造成了诉讼实践中的证据突袭现象。证据突袭 防止明显的不公正(manifest in-justice) ,才会采用新证据。(《美国联邦地区民事诉讼规则》第16条第5款。(注释5:按照美国学者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4.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已不再是行政仲裁的对象,而是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已经成为应依据民事法律由司法程序处理的对象。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虽然以仲裁为前提,但法院 原则是市场经济中所有市场活动参加者必须遵循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的法律以及国际公约中都更加重视这些所谓一般性条款,或者称原则性或纲领性条款在具体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4.html -
了解详情
267 [12]培根:《培根论说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3 [13]邵明:《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9-56 [14] 邵明:《现代民事再审原理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14 [15] NLuhmannA Sociologica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10.html -
了解详情
而必须通过追加行政主体作为诉讼参加人参加诉讼解决行政先决问题之后,再对民事法律关系作出裁决。但日本和德国一样,无效行政行为不存在公定力这一 制度化和规范化。 由于行政权和司法权属于不同的权力配置体系,除非通过法定的行政诉讼程序,司法权不能够干涉行政权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人民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书,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9.html -
了解详情
从道德、情感等角度入手,进行劝导说服,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化解矛盾。进入程序之前的有效调解,促使双方在合意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让步,有利于维系双方关系 ,在抚养费纠纷案件中,法官在判决书后附加我国民事法律中有关未成年人抚养抚育的法律条文,警示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抚养义务。并列明不履行义务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746.html -
了解详情
;(六)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七)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八)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九)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与第三人关系 管理人在破产清算活动中经常与债权人、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发生民事法律关系。如委托评估破产财产,委托拍卖破产财产或者出卖破产财产等,管理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709.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法官素质的不断提高,取消审判委员会不但在事实审中有助于发现案件真实而且在法律审中上诉审法院也足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权威性[12]。 2、建构具有中国 原文。即原判决违反法律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的,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尾 注: [1]陈刚,《我国民事上诉法院审级职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9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会打破既定的终审判决的形式上的确定力和既判力双层保护,动摇法律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故必须对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加以严格的限制。通过立法将民事 也可以提起抗诉。以往检察机关只能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书而不能直接提起抗诉,而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而对于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书却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