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主要任务是判断:1.在出现一定犯罪构成的结果时,行为人的行为对该结果是否具有一定原因力;2.具有原因力的程度;3.该原因力是否值得作为构成要件 形式的危险,是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因果关系理论的机能、实践意义,对于确定未遂行为、犯罪构成与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如果认为结果仅仅是实害,那么,对于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6.html -
了解详情
与过失。香港刑法受英美刑法影响,认为构成犯罪需要犯罪行为与犯罪意图两个因素,犯罪意图作为犯罪人实施社会危害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放任、轻率 因素台湾、澳门刑法理论将认知因素概括为“知”的要件,强调行为人对犯罪事实有明确的认识,即行为人必须对全部构成犯罪的事实都有认识才具备故意。其认知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5.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刺激。从广义上讲,犯罪的成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犯罪活动使社会付出的成本代价,主要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团体及私人为避免犯罪的 ,犯罪人的心理负罪感、受谴责感就会增强,同时社会公民对犯罪记录敏感度增强,犯罪对罪犯将来的影响也会增大。“由此可见,提高预期刑罚成本,不只是单单涉及刑罚本身成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5.html -
了解详情
又要照顾国际背景、国际惯例和国际影响。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犯罪和刑罚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犯罪的影响1.犯罪趋同现象日益明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 对政府官员和普通公民在定罪上不平等。比如现行刑法对由一般主体构成的盗窃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守自盗构成的贪污罪规定的起刑线不统一。我国刑法264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0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前行为是否违背职责要求就并不影响其整体行为的刑事违法性。经过上述前提讨论后,本文所要阐述的事后受贿行为是否符合典型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的认定就变得简化多了。 构成要件行为是索取、期约和收受。犯罪故意是对危害行为及其结果的表象,因此受贿罪的故意是以索取、期约和收受行为为核心,事前受财然后为他人谋利的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充其量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应归入身份中,否则将使主体要件和主观方面要件彼此不分,混淆起来。 (二) 刑法中的身份应当是对罪、责、刑具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不正确;首先上述分法不能涵盖刑法中的身份对罪责刑的影响作用,如一个15岁的少年实施了强奸行为和盗窃三万元,对于前一行为应当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将实施暴力的胁迫),是为自然人的故意危害行为而设立的犯罪要件。“暴力”是指自然人非法实行的有形物理力,所谓“胁迫”(威胁)是指预示着 页。)。由此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说,预防犯罪,首先是对暴力犯罪的预防。 暴力犯罪的成因是多元和多层次的,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犯罪人主观心理发展的缺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7.html -
了解详情
不严”主要表现在,对许多应当纳入刑法调控范围的危害社会行为,由于各种原因,却没有予以犯罪化,有的虽然规定为犯罪,但在犯罪构成的设计上存在疏漏、 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构成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2.html -
了解详情
还只是表露犯意,基本上仍属于主观的范畴,行为人还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一基本属性以及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的要求,我国刑法不承认单纯 真诚悔悟,也有对被害人的怜悯同情,接受他人的劝告教育,惧怕将来罪行暴露受法律制裁,以及受到其他不足以阻止犯罪进行的轻微不利因素的影响等等。这些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6.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罪过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它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和内在根据,而探讨研究犯罪的主观罪过中的“明知”问题,则对于我们确定犯罪行为的性质,衡量 因素的前提和标志,表明行为人在决意实施某种行为之前,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施这种行为将对社会利益构成的危害。就认识的内容而言,刑法理论上存在着几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