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后,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要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的,应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不构成犯罪,或犯罪情节轻微 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致人损害,应以侵害人及其监护人为被告,并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在确定民事责任时,如果监护人尽了监护义务的,可以适当减轻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88.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伪造的保险单据、私刻公章,冒用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行为的案件。在保险代理人被判处刑罚后,被害人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请求,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民事 力的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表见代理是一种法定的代理行为。《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390.html -
了解详情
候审,若在刑事拘留阶段,刑事律师无权以律师的名义为其代理人申请取保候审,而是综合案件额具体情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为犯罪嫌疑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 机关批准取保候审的依据;但是提供保证之类的事情,并非律师的法定工作范围,且律师只能受委托参与诉讼,根本无法保证犯罪嫌疑人不能发生社会危险性或者及时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414.html -
了解详情
]2008年11月18日,s市检察院与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联合制定《检察机关特困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s市《办法》),明确规定 申请救助。符合条件的被害人在法定期限内可向办案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如果被害人死亡或因重伤不能亲自申请时,他的亲属或委托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申请人提交申请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5.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后,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要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的,应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不构成犯罪,或犯罪情节轻微 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致人损害,应以侵害人及其监护人为被告,并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在确定民事责任时,如果监护人尽了监护义务的,可以适当减轻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9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也开始在市级、县级司法机关之间异地办案。[6]本来,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是由犯罪地或者被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相应地,也只能由 裁定书确实存在错误并符合抗诉条件的,应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案件有被害人的,如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判决,提请抗诉的,异地检察机关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9.html -
了解详情
、不习惯。有的人虽然愿意出庭,但当听说到了法庭上还要接受公诉人、被害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及审判人员等多人的交叉询问,因而产生畏惧心理,不肯出庭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出庭,这样既可准确定案,又可提高效率。 注释: ① 《刑事案件律师办案指引》,刘少雄、康均心主编,中国检察出版,2001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纠纷民间解决的局限性: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各种不良社会因素极易侵入刑事案件的私了过程,从而影响私了的自愿性和公正性,同时也催生了敲诈勒索、仗势欺人 选择自行和解或者选择主持和解程序的组织或者个人;第三,双方当事人有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参与和解程序的权力;第四,双方当事人对于和解条件有进行谈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8.html -
了解详情
难度增大,很难在现有期限内审理完毕;有些案件侦查起诉质量不高,影响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现行法律对审限延长的法定事由规定的还不够全面,比如对被告人检举 应当健全法制,以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为主,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委托代理人制度,将精神损害赔偿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有代表则认为能够像我国刑诉法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针对死刑案件实行法定援助的制度: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辩护。(第 、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3] 有学者认为目前有90%以上的刑事案件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