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反悔权应用的任意性造成调解协议生效时间的不确定。5.法院调解的方式没有明确规定。6.恶意调解缺乏制约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造成调解协议生效时间的不确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第三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91 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57.html -
了解详情
达成调解协议,并在调解协议上签名予以认可后,法官再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协议是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真实的基础上,自愿达成的一种 的结果,但其难免会有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英国的民事诉讼理论认为,按照一般原则,合意裁决的法律效力来自双方当事人的协议,尽管这种协议是用裁决表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12.html -
了解详情
一项具体的诉讼制度。 [2] 我 国长期把调解当作基本原则,与法理不符。所以,没有把调解单列为一项基本原则的必要,其应有的地 位只能是一项诉讼制度。 达成协议,经法院确认,只要符合民事诉讼调解适用范围,且不损害国家、集体与第三人的利益,法院 作成调解书,便具有同判决的法律效力,不予履行的话可以申请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49.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协议可否强制执行,应看调解协议是否合法。 一、调解协议的合法性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制度,它也是目前我国法院运用最多的一种 协议被赋予了法律效力。 三、执行效力的范围——可否及于案外人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书赋予了强制执行的效力,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没有案外人参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240.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如何行使由其自己自由支配。调解是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当事人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况下,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对事实 反悔权与现代契约性质的冲突: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调解协议达成后,经签收调解书才发生法律效力,如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则调解协议对当事人不具约束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8.html -
了解详情
较为原则。我国关于参与分配制度的立法仅见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持有上述生效法律文书的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时,所持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必须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html -
了解详情
较为原则。我国关于参与分配制度的立法仅见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调解书。持有上述生效法律文书的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时,所持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必须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9.html -
了解详情
是合法有理的当事人向违法无理的当事人让步,让步方会认为执法不严,老实人吃亏;没有让步或让步较少的一方往往认为投机取巧、不讲诚信可以蒙混过关,甚至可以获取 ,因为前者的标准是是否遵守调解原则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5.html -
了解详情
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23)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一方拒绝签收,应视为调解不成,要及时通知对方 。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首先要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教育无效,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中,当事人或案外人妨碍民事诉讼的,按 ...
//www.110.com/fagui/law_22189.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解释。按条文规定,判断的标准是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但这个标准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 一个门槛较低的标准。 在这样一个标准下,实质是把一个未经在原审中涉及、没有证明的结果,用作需要判断的标准,进而使撤销之诉的主体判断需要追溯到原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