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适用于累犯,且仅对轻刑(如35年以下自由刑)予以适用。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国家存在着对缓刑的刑期限制趋严、对前科条件放宽的倾向,但 专家对犯罪分子的身心进行鉴别。但当前有关调查主体、调查程序、调查内容、调查结论等制度尚付阙如,如何建立完善以人格调查为基础的再犯预测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59.html -
了解详情
不再执行,但原罪刑宣告仍然有效,犯罪人属于有犯罪前科之人。保留犯罪记录的缓执行缓刑制度目前也有不少国家采用。例如,现行德国刑法典第56条g第1项规定:“ 执行缓刑在免除刑罚执行的程序上不同,但二者的法律后果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将这种缓刑归入保留犯罪记录的缓刑之中。又如,在我国大陆学者的论著中提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2.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建议既遵循了适用缓刑的原则性规定,又易于在实践中具体操作。 三、缓刑执行的现状 目前,我国缓刑的执行存在着一些问题,法院对缓刑人员“一缓了事”,没有 缓刑考验作用。据调查,多数法院将缓刑执行通知书送到公安机关,即完成了缓刑的交付执行程序,公安机关由于没有专门的人员对缓刑犯进行监督和管理也没有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1.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此类案件最终也只能落个中止执行的结果。 4、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因素。这一点很突出地表现在我国传统的“赖帐逃债”不良文化习俗上,例如 的则少判。 (五)制定补救措施。 1、增设罚金刑的缓刑执行制度。罚金刑的缓刑可参照刑法对有期徒刑缓刑的规定操作,即罪犯服刑后5年内未犯新罪就不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7.html -
了解详情
考察的间接方式进行,这就是缓刑执行,只是这种缓刑执行的强度比被判处刑罚执行强度较轻,但只要通过了缓刑的执行,就可以推定犯罪分子得到了改造。从而达到 的规定。 扩大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对可否适用缓刑的发言权,增加社会参与权,制定适用缓刑的程序规则,设置缓刑听证程序。⑩ 注释: ①刘家琛<刑法(总则)及配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1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一定的程序进行诉讼也是可以实现实质正义的。刑事犹豫制度就是最好的明证。 关于刑事犹豫制度的含义,我国台湾学者许福生说:犹豫制度乃是目前整个刑事司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关于宣告犹豫的规定,严格的讲我国审判阶段的犹豫制度应属于条件附特赦主义的缓刑制度,也可以说是一种执行犹豫制度。我国大陆《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3.html -
了解详情
对量刑程序的参与,也被视为确保被害人发表量刑意见而做的制度安排。但是,对于量刑信息的全面调查问题,这些改革试验则有意无意地予以忽略了。在目前的改革中 ,还几乎没有任何法院赋予法官助理进行量刑前调查的权力,也没有赋予其监督缓刑执行的权威。 那么,由法官亲自担任调查官员又当如何呢?在中国一些基层法院的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1.html -
了解详情
重罪和轻罪来决定是否适用刑事和解,对于重罪案件同样也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必须在审前阶段严格控制暴力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 ,则不仅刑事和解有了配套机制,而且也有利于改善缓刑制度的执行效果,从而使占据缓刑犯中绝大多数的轻微暴力犯罪人得到有效地矫治。 注释: [1] 林亚刚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4.html -
了解详情
重罪和轻罪来决定是否适用刑事和解,对于重罪案件同样也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必须在审前阶段严格控制暴力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 制度,则不仅刑事和解有了配套机制,而且也有利于改善缓刑制度的执行效果,从而使占据缓刑犯中绝大多数的轻微暴力犯罪人得到有效地矫治。 【作者简介】孙文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争议热点之一,确有必要进行研究完善。 一、目前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不足 1、刑法第72条关于缓刑适用的条件规定过于笼统,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 或者组织予以配合,这就明确规定由公安机关考察的缓刑执行方式。刑法第75条规定缓刑犯应当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这样要求主要是为了让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