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才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了财产刑的执行主体,这足以说明整个司法系统对财产刑执行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这种观念支配下,财产刑 ,便成为受托法院的收案案件,并列入本院的目标考核责任制,以此提升受托法院执行委托案件的责任性与积极性;[12]另一方面,在委托法院一方,将受托法院是否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46.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效益为导向,忽视了监管场所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指导思想。错误的观念不根除,刑罚执行监督的前景将不容乐观,非正常死亡的事件也将难以杜绝。 从法理上看,包括监狱 监督主体的检察机关分别面对多个机构分别开展监督,监督行程过长,不同执行主体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存在较大差异,监督工作量大而分散,客观上给监督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5.html -
了解详情
8.24%、 6.37%(表2)。 (二)独立式执行模式 是指司法警察机构作为执行主体独立行使执行权,实际上是第二执行局。目前,湖南法院有3个 % ;2009年执结900余件,比2008年增长13.64%。 二、司法警察参与民事执行的实际效果 司法警察是法院领导、管理、调动、指挥的一支武装力量,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710.html -
了解详情
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可能性。在我国法治建设与人权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刑事执行的法治化、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有条件地实现监狱管理行为的可 〈下册〉.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289. [5]储槐植,汪永乐.论刑事执行主体的合理配置[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10). [6]刘仁文.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36.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并没有规定是否应当开庭以及 法院法警或者请求武警等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这样的方式专门安排执行。其次可以保持执行主体的中立。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这也赋予了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573.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职权进行主义和当事人不平等主义,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行为。执行救济行为,是执行主体为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或者裁量刑罚而实施的行为,具有司法的 《中国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21]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论执行局设置的理论基础》,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9.html -
了解详情
种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现行执行程序中执行主体权力过大,执行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手段缺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01. [23]黎蜀宁.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J].现代法学,2003(6):12. [24]竹下守夫.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1.html -
了解详情
单向性与审判的多向性、互动性,民事执行的不平等性与审判的平等性,民事执行主体的主动性与审判主体的中立性,民事执行的形式化与审判活动的实体判断性, 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95300页。 [15] 杨荣新:《略论强制执行的检察监督》,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3期。 [16] 河南省郑州市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47.html -
了解详情
、装备落后、经费紧张的困境,无论是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不比公安机关更具备执行刑罚的能力。虽然自1996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所业务规范化 社会公德教育,但他们由于缺乏专门的矫正技能,所以不能成为矫正任务的主要执行主体。矫正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专业人士,这也是社会团体等民间力量参与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82.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第297条和《规定》第90条而作出的,他们把参与分配的被执行主体的范围仅限于公民和其他组织之中,不包括企业法人。 在当今的民事执行 债务人的被执行人不说,其单个债权人很难查清被执行人所负债务的总额以及其中已存在执行依据的债务总额。同时被执行人还有可能转移、隐匿财产,这样债权人也很难查清被执行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