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作了较为理性的思考。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案件中证明的根据。它是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举证责任则被誉为 提供证据。即将谁主张,谁举证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标准。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8.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保护,尤其是救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会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修订民诉法的价值取向。 一、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概念 根据《牛津法律大辞典 的利益对立或竞争的主体,即主体是复数的,且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对立关系或竞争关系。从实证经验看,无论是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还是刑事诉讼程序,都有对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75.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并对各国对证明标准进行的量化尝试的价值加以评价。 【关键词】证明标准;自由心证;主观确信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一、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共通性主观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9页。 [2]参见汤维建:《程序模式与证据制度的关系论纲》,载《证据学论坛(第五卷)》,中国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8.html -
了解详情
可采性的理论又支持这样一个判断,即对于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其正当性和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当然,如果要更为微观地验证该结论,除了考虑民事诉讼与 法律规定的交叉询问规则也不完善。而且,这个过程需要有充分的律师代理权保障,这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程序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形下,法官通常都倾向于接受测谎结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程序的调解笔录相吻合。 五、我国民事诉讼相关立法的修改建议 综上,笔者认为,如果对现行的民事诉讼程序进行改革,实行调审分离制度的话,那么,就必须对 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3、佚名《我国现代民事审判权构筑与实践的理性思考》,载人民司法2004年第7期(总第486期),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9.html -
了解详情
时,常把民心、士气作为战争系统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为了确定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系统的要素,必须对原则加以理性的逻辑演绎,把原则推导到不可再 的等级层次、具体特点及外部功能。法律文化不同的国度,其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价值标准和取向各有差异,但鉴于当今法律体系相互借鉴、日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9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正却难以保证。也就是说,可能存在以牺牲诉讼公正为代价,而求得诉讼的效率和程序的安定。因此,如果认定在诉讼程序的所有价值目标中,公正是第一位而效率和安定是 随时予以追复。六、我国自认制度完善的若干思考我国自认制度目前很不完善,且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立法上严重滞后。民事诉讼法未对自认加以明确规定,自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收集制度与程序;而反观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对于书证收集均有完备的制度设计来保证当事人权利的落实。在最高院《民事证据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完备的制度设计之外,从根本上说,更有赖于司法权威的提升与民事诉讼中理性对话与协作的协同主义诉讼观念的树立。 【作者简介】 王梦飞,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48.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的程序来规范;司法者虽然名为中立的裁判者,但实际上成为权衡各种力量大小的检测器,从而使正义的天平常常倾斜。 民事诉讼程序是一种引导纠纷良性解决的机制 组构的法律真实,与客观事实之间存在差异,那是必然的,更何况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若干规定》第41至46条确立了优势盖然性规则,使这种情形更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9.html -
了解详情
包含精神损失在内。 一、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内涵的法理性分析 精神损害赔偿本是一项民事法律制度,似乎仅限定在民事诉讼领域适用。在法学上,精神受到损害或称 湖北高院研究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程序问题研究》,人民司法部门2000年第6期。 7、张国:《强奸案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法律思考》,法制日报2001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