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时,应当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刑法用语作扩大解释[4]。 事实上,从实质解释论的其他主要倡导者的学术观点来看,其主要也是从 ,2004:2938. [25]缑泽昆.构成要件论的发展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当代异化[G]//赵秉志.刑法论丛:第20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5.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进步而减少这一现实也是刑事责任观念形成的重要原因。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就指出:罪责学说的发展是衡量刑法进步的晴雨表。[1]行为人犯罪后要承担刑事责任,一方面影响具体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犯罪的发生。无责任则无刑罚这一刑法重要原则的表现就是国家通过刑事诉讼对犯罪行为人适用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2.html -
了解详情
防卫意识的扩大解释从根本上拓宽了正当化事由的成立空间,从而限制了刑罚处罚的范围,故并不存在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事实上,《德国刑法典》第32条关于 有期徒刑,难以像判例那样仅判处行为人3年有期徒刑。[37]同样,由于故意伤害(致死)罪的法定最低刑极重,所以要对防卫人免除处罚也不太容易为人们所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6.html -
了解详情
防卫意识的扩大解释从根本上拓宽了正当化事由的成立空间,从而限制了刑罚处罚的范围,故并不存在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事实上,《德国刑法典》第32条关于 有期徒刑,难以像判例那样仅判处行为人3年有期徒刑。[37]同样,由于故意伤害(致死)罪的法定最低刑极重,所以要对防卫人免除处罚也不太容易为人们所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998.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规范和解释来限制辩护方权利、扩大自身权力。确立规则法定原则的理由有二:其一,规则法定是《立法法》的要求。《立法法》将制定有关诉讼和仲裁制度法律规范 会见时间与次数、禁止讨论案情、恣意增加限制性规定等等。 刑诉法再修改中应确认和巩固《律师法》关于会见交流权的发展,在其基础上扩展并保障会见交流权的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0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如果概念本身都不明确,理论展开中争议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为了推动罪数论的发展,我们应该寻找更为清晰稳定的概念体系,需要尝试能够准确表达犯罪形态的存在 所规定的各种犯罪构成,则是认识犯罪本质的法定标准。在立法上对犯罪成立条件做出明确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所以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本质之间从来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54.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蕴含却始终没有变化。[8]在这种理念之下,为了更好地通过罪行法定原则实现对自由与安全的保障,罪刑法定原则不断被拓展出新的内涵。目前学界对罪刑法定 案件而言,禁止事后法这一认识显然具有其时代上的进步性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刑罚的日趋文明和人民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事后法也未必对当事人权利保护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5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造法的理由简单归结于制定法(即便法典)不完备,也无法解释为何在刑法领域,禁止法院造法仍然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支撑而得到坚持。因为,刑法典等刑法制定法不 中的事故日有发生,随着铁路和后来机动车的发展所带来的事故亦成倍增加。在工会的压力下,1898年由一项法律将这一原则适用到工人受雇佣期间发生的事故;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48.html -
了解详情
滞后性的不可避免)[f1] [7],罪刑法定原则由绝对的罪刑法定演变为相对的罪刑法定。但是自由与安全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蕴含[8]却始终没有变化。在这种 而言,禁止事后法这一认识显然具有其时代上的进步性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刑罚的日趋文明和人民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事后法也未必对当事人权利保护不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98.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上,物品意味着有体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固有的观念必然受到影响并得以改变,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把 形式解释论则坚持认为,应该把军警人员显示真实身份抢劫排除在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之外,否则就是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类推解释[18]。 但是,将显示真实军警人员抢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