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刑事责任?⒉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若不负刑事责任,应当如何处理?三、研讨现代各国刑法中的责任年龄制度,普遍地规定有区分绝对无刑事 这类案件,由于客观危害十分严重,被害人家属甚至广大群众极为气愤,往往要求对行为人定罪处刑。能否对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起点打折扣,视危害程度而追究将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45.html -
了解详情
#p#副标题#e# 接受国有公司的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挪用非国有公司的资金如何定性?一种意见认为,应定为挪用公款罪,理由是根据刑法第272条第 挪用本单位资金及实施不同形式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的情形,这就给具体的定罪量刑工作增加了难度。笔者认为,行为人多次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进行一般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行政处罚。 3. 实务当中的证据审查工作,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么如何准确认定相关证据呢?因为犯罪嫌疑人赌博在过程当中很容易掩藏犯罪工具且容易 还必须经过法官的逻辑心证予以认定。那么对于这些间接证据的运用不可直接作为定罪证据但是可以作为鉴别直接证据真伪的有效办法。只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形成严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8.html -
了解详情
后,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到期没有归还贷款的,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据此可见,并不能因为行为人事后没有将贷款或集资款用于事先承诺的用途, 证据,但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往往会辩解其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此时我们应当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就要坚持依靠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表现来判断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50.html -
了解详情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规定,是依法认定并追究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刑事责任的前提。而如何根据《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出罪指引机能,正确解读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 不得认定有罪。 但是,如果继续维持与沿用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在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定罪的唯一根据的逻辑前提下,如果不反逻辑地运用但书对符合犯罪构成的醉驾强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722.html -
了解详情
,更是确定是否从事内幕交易行为的重要依据。但是,并非所有的内幕交易行为的定罪情节与投资人的投资损失具有因果关系,认定投资人投资行为的投资损失是否与内幕交易 价格异常波动造成的损失。显然,内幕交易行为只对后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然而,如何确定和计算损失金额和赔偿金额,是困于司法实践的问题。为了合情、合理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情节来考虑应该在哪一个量刑幅度内对其加以定罪量刑,即通过犯罪行为的狭义法定最高刑来判断如何“择一重罪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不 罪或者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时,其量刑幅度均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应该如何“择一重罪处罚”呢?笔者认为,通过比较两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犯罪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599.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人因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而定罪不同的情况发生,即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则构成受贿罪;如果是非国家工作 的人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一样,也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二、犯罪主体中如何界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司法实践中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中离职的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65.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人因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而定罪不同的情况发生,即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则构成受贿罪;如果是非国家工作 的人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一样,也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二、犯罪主体中如何界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司法实践中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中离职的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39.html -
了解详情
一认定犯罪的思维过程,无论对认定犯罪的司法实践,还是对刑法学上的定罪理论研究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一)认定犯罪的思维主体 认定犯罪的思维过程得以 出了疏漏,据以认定的案件事实就不能准确地反映事实真相,从而难以正确定罪。 (2)案件事实的确立阶段 认定犯罪的第二个思维环节是根据第一个思维环节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