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复杂,甚至瞬息万变。但民事法律规范又需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为使民事法律适用于复杂的国情和以后变化的形势,客观上要求 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法律精神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引导方向;法官审理案件必须贯彻社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66.html -
了解详情
日起开始施行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然而,对于小额诉讼程序却没有片言只语的规定。法律规定过于笼统,而司法解释则先天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3] 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123页 [4] 潘剑峰、齐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10.html -
了解详情
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将证据交换制度法典化,正式将其确立为一项法定程序制度。美国 Discovery(以下称开示程序)源于英国法律中,但在美 到了上面所说的不足,所以最高人民法院于 1998年 6月19 日发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若干规定》,在关于做好庭审必要准备工作及时开庭审理问题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5.html -
了解详情
不易为一般民众所理解和接受,由于当事人的法律水平等原因,导致对法律程序的误解,从而信访不信法。民事诉讼的严格规范性和国家强制力,在很大程度 ),华厦出版社1987年,第505页-507页。 [⑩]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322页。 [11] 笔者注: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2.html -
了解详情
权与公诉权的相互僭越。本文针对不同情况主要从程序的合理设置入手,以求法律上的衡平。其一,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准入规则统一为有责主体;附带民事诉讼 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时,该规定第五条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6.html -
了解详情
省。 三、被害人保障机制的域外借鉴 同一行为既触犯刑法导致刑事责任,又违反民法引起民事责任的现象中外均具有普遍性,并非我国独有。那么,国外又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 民事诉讼。[10]当然,在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起诉选择权的确立应当建立在刑、民事法律对刑事损害赔偿案件的受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45.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 其自以为合理的制度形式存在着,但法律本身却不是目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只不过是社会的工具,他们与法律内在目的有着密切关系。在实体层面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致,当一种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行为,又同时被民法规定为民事侵权行为之时,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发生竞合。从实体上看该行为是由被告人的同一种行为所 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根据公权优于私权,刑事诉讼地位更加重要。不仅如此,刑事诉讼在程序上要求更加严格,证据适用上更加严密,时限上更加迅速,处理上更慎重。在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6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却没有具体的、确定性的规定,要么就是相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与民事法律冲突,这不仅导致法官在审判实践中面临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给司法审判带来 中进行选择,从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更为便捷的救济方式。 尽管笔者主张赋予被害人诉讼程序主张选择权,但笔者认为要严格限制这种选择权的范围,否则会造成权利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2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进行限缩解释,仅指《民事诉讼法》,不包括司法解释。但目前我国执行程序的法律渊源最主要的是司法解释,仅依据民诉法典中少得可怜的执行 人民法院报》2007年12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