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第1款的规定并无实质区别,将该第3款的规定作为注意规定予以解释适用并按普通的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为之设限也就具有合理性。 基于此,我国《刑法》第20 :法律机构发达以后,生杀予夺之权被国家收回,私人便不再有擅自杀人的权利,杀人便成为犯罪的行为,须受国法的制裁。在这种情形下,复仇自与国家法不相容,而逐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804.html -
了解详情
条有关行为人指使或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指使者与驾驶者构成共同的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明显违反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第2条第(三)项将肇事者的财产 的解释在效力上具有权威性与终局性,势必导致单纯以控诉方的理解而确定犯罪成立条件并适用法律的客观事实,形成控审合一局面。 由此,西方法治传统意义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47.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在犯罪之外时,只要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成立条件,就应当认定为犯罪,而不能以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为由宣告无罪。⒁再如,有论者指出:分则中基本罪状 审院否定了犯罪的成立(大判明治43年[1910年]10月11日刑录16辑1620页)。(28)检视一厘事件之背景,不难发现此时日本刑法在犯罪论体系上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37.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产生身体伤害而被指控构成犯罪,存在下列情形时,对该行为或者该伤害的同意可以作为抗辩事由:该行为和伤害是在共同参加的合法体育竞赛、合法竞技运动或者 个方向进行限制。[37] (二)界分的实践标准 通过分析比较正当的竞技体育行为和体育暴力行为的成立条件,不难发现两者的具体区分体现在以下两点。 1.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7.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产生身体伤害而被指控构成犯罪,存在下列情形时,对该行为或者该伤害的同意可以作为抗辩事由:该行为和伤害是在共同参加的合法体育竞赛、合法竞技运动或者 个方向进行限制。(37) (二)界分的实践标准 通过分析比较正当的竞技体育行为和体育暴力行为的成立条件,不难发现两者的具体区分体现在以下两点。 1.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245.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的犯罪形态,其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 主体具有法定的资格,是构成共同过失犯罪主体的形式要件。共同过失犯罪的两个主体既可以是 对过失犯罪处罚扩大化考虑,过失共同犯罪的范围,宜限定在过失共同正犯,至于过失教唆、过失帮助,则均不成立过失共同犯罪。 (三)行为违反了环节性注意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53.html -
了解详情
阻却事由、免责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亦基本对应,它们从反面排除犯罪的成立。行为一旦具备犯罪的本体要件,就可以推定其具有政策危害,同时行为人亦被推定应当承担 阅读范围来看,将客观处罚条件归入构成要件来处理,属于主流倾向。绍尔(Sauer)、兰德(Land)、萨克斯(Sax)等学者都坚持这样的解释论,耶赛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6.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条件理论,反而会出现逻辑漏洞。至于黎宏教授认为,造成严重后果之类的要素是说明行为成立犯罪的重要条件,行为人对其没有认识或者不可能认识的话,就不会产生刑事违法性 范围之内的。例如,通说、判例认为作为横领罪要件的不法领得的意思,就是以与横领行为共同的范围为对象,只不过是对其进行规整并且赋予其意义。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6.html -
了解详情
,自动有效地防止结果发生。(2)对犯罪中止成立的时空性条件基本相同,大陆刑法与台湾刑法都认为犯罪中止只能出现在犯罪的过程中。无论是台湾刑法规定的犯罪 ,行为人的行为不是中止犯,而是未遂犯。[10](5)关于共同犯罪的中止问题台湾刑法与大陆刑法关于中止犯都有只有一个条文(台湾刑法第27条,大陆刑法第2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67.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还须达到数额较大。据此,我们可以从主体条件、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三个方面对恶意透支犯罪的成立要件作一剖析。 1.主体条件对持卡人 目前学术界有不同认识。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恶意透支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合法持卡人,在共同犯罪中还包括其同伙。比如有论者指出,从主体上看,透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