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更看重瑕疵证据对实体真实的证明作用,对其只是进行了有条件的排除。 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法律传统,世界各国对诉讼价值的选择不一,对于瑕疵证据 三日内补送,等等。[7] 3.明示同意。这对于当事人来说相当于民事诉讼法上以明示方式做出的自认。即当事人在事后得到有关机关询问后,对于瑕疵证据所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40.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的话,那么应当依据行政诉讼程序对行政主体提起行政诉讼,而不是就原来的民事纠纷提起民事诉讼。另外,由于认为行政裁决权是一种行政权,一些学者甚至由此得出 ,从而造成大量纠纷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对推脱不掉的纠纷则主要是采用调解手段加以解决,从而避免自身承担责任。于是,行政裁决制度就越来越多地被虚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791.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的患者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8)项规定,对医疗侵权纠纷中的因果关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行为 推定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存在主观过错。医疗机构认为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应当自己加以证明。证明的标准就是其医疗行为完全符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83.html -
了解详情
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与其所有的商业秘密表现的非常接近即可,而不必证明完全相同。 由于我国有司法解释规定该类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5[⑥],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灵活 》,2005年版,第60页 5[⑥]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 参考文献: [1]倪才龙主编:《商业秘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71.html -
了解详情
修复往往通过对违反实体性法定义务的主体进行惩戒或追究责任来实现。于是就出现了与刑法相对应的刑事诉讼、与民法相对应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法相对应的行政诉讼 。 四、经济法与公益诉讼的契合性 传统的经济法研究一直在努力证明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多局限于实体法上的思考,却缺乏理性地构建独立的程序法架构,尤其缺乏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52.html -
了解详情
试论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 夏积龙 一.引言 在民事司法活动的执行过程中,常有被执行人对多个债权人负有给付义务,而其财产不足履行全部债务的情形,此时 ,数额确定,让他们再通过诉讼来取得执行依据,就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笔者认为对于这种申请人可以采用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以“其权利证明文件”作为执行依据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消灭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诉讼行为论主要依托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学者们在对作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素之一的法律事实进行阐述时,只是较为浅淡地描述一下 自认的效力依存于当事人能否正确理解做出自认的法律意义及其法律形式,当事人如果能够证明自己对法律存在认识错误时,自认的意思表示就被取消。而标罗则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同,一般应当认定无效,但转让方已按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了土地,在一审诉讼期间,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补办了土地使用权登记或变更登记 所有权证的,可认定后一个合同有效,但预售方给前一个合同的预购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75.html -
了解详情
”盖然性程度才可下判。③为什么要在我们的民事诉讼制度中引入“盖然性证明标准”,以及在什么情形下运用盖然性的“优势证明”规则,什么情形下运用“高度”盖然性规则, 证据是否“充分”而绞尽脑汁,法官只需要在既定的规则下,正确地分配举证责任,并仔细判断当事人在规定时限内提交的证据哪一方更占有优势,然后依法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5.html -
了解详情
有违法性意识。对于自然犯来说,由于犯罪事实的认识与违法性意识之间有当然的联系,在诉讼中要推翻这种推定是极其困难的;对于法定犯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 《法国刑法典》第122—3条规定:“能证明自己系由于其无力避免的对法律的某种误解,认为可以合法完成其行为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对于这一规定,该刑法典的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