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 252页。),而法律应当是客观的,这一点是一个法律制度的精髓。(注:【英】GD 詹姆斯:《法律原理》, 解释得符合 正义理念,又不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为了追求正义理念、实现刑法目的,解 释者必须敢于尝试罪刑法定原则所允许的各种解释方法。 再次,解释者也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26.html -
了解详情
的逻辑。例如,某些学者对未遂犯的成立坚持客观立场,但是,涉及到共犯问题时,则改成了主观主义,很难把一种立场贯彻到底。立场的缺乏导致学派这样的东西在中 感觉。一方面,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为防止刑罚权的恣意行使,国家只能依据事前制定的法律才能对某种行为进行处罚,行动的预测可能性原理是罪刑法定的当然内容。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司法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刑事政策校正的过程之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现行罪刑法定原则所确认的刑事政策精神下,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二者 具有权威性与强制性基础;与此同时,政策有了合法性也不等于政策就能自然而然得到有效贯彻,还必须依照特定程序和依靠国家强制力予以强制推行,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80.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它起源于苏维埃国家最早的立法文件(其中包括1919年的《苏维埃刑法指导原则》)。这一概念的实质在于认识犯罪的客体是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16] 一般认为, 罪状符合性),都应当被认定为客观上存在危害性的行为,强调行为的罪状符合性,有利于贯彻罪刑法定主义。第二层次是对行为进行实质性评价,以及确定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适用限制减刑应当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司法工作中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 、抢劫或者绑架,罪行极其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因客观原因或者取证不力,认定主要罪行的证据存在一定瑕疵,不得不留有余地,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但鉴于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5.html -
了解详情
也正是执行极其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制定严密的刑法条文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不给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所造成的。从现实看来,这只能是刑法客观主义者一种良好 到刑法客观主义理论中,成为修正刑法客观主义理论的工具。事实上,刑法主观主义的贯彻对于国家、社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对于人的素质要求都很高,在笔者看来,彻底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38.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中被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呼应的是程序法定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是一个基础性的原则,同时也是一个宪法原则。该原则在大陆法系又被称为法律 面临困境。若指其不具有证据能力,则负庭前排除责任的检察官有举证偏向,依法隐瞒证据与检察官负有的客观全面举证义务相矛盾;若指非法证据仍可提交法庭但不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1.html -
了解详情
异国的证据资料,迄今在官方司法协助和法律协作程序显然已经落后。尤其是当今欧共体贯彻的相似性、合作性和协调性原则在打击欧共体内部有组织犯罪方面乏力,无法克服不公、低效、繁琐 (第1条至第8条)和刑事处罚的原则(第9条)。 1.罪刑法定原则 (1)资助诈骗罪(第1条)。该罪是指在财政支出或收入方面,故意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8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这一规定可以说只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可是作为法律规定,其明确指明只要有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就必须依照刑法的规定定罪处刑。分析廉政账户制度, 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第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的行为;第三,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66.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反应,从而有利于惩治抢夺犯罪。但从罪刑法定主义的要求出发,我国台湾地区的所谓刑法则应考虑将单行刑事法律中的有关规定纳入到刑法典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 避免与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其他侵犯财产罪相混淆。 (三)客观特征之比较 关于抢夺罪的客观特征,两岸共同的看法是:表现为夺取行为。但对于夺取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