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以及犯罪人的性格特征、一贯表现、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对其适用缓刑可以期待的效果。⒂ 笔者认为,对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完善,进一步实现其明确化和具体化是 一项人格调查制度。因为,人格调查的核心是判断犯罪人本人的人身危险性或再犯可能性,而并不是对犯罪人判处缓刑等社区刑罚可能在社区中形成的影响,所以,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591.html -
了解详情
信任地位,他有责任避免自己的行为给顾客财产造成损害。如果行为人违背这种信任期待,积极利用自己的认知优势控制或者支配被害人财产处分的危险,(39)那么行为人就违反 根据一般性的生活经验,从危险制造或者危险的观点并不能看出法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是高还是低。因此,主张根据危险状态的引起来作为判断这种欺诈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30.html -
了解详情
强烈,对该信号的检测工作也会随之加强;反之,检测工作则变弱。由于这种期待,个体在接收信息输入时,会将意识指向并集中于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他所认为的 法官所认同,这些记忆即成为已有的知识经验[30]。按照认知量刑信息过程中被调取的可能性大小,这些知识经验包括:(1)法律、司法解释及司法解释性文件的规定,(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2.html -
了解详情
要使一方在数年之后还可以享受这种愉悦。被告的违约行为使这种体验的可能性永远消失。因此,此案适合精神损害赔偿。〔24〕 我们也可以说,对这种预期利益 条、179 条、307 条) 规定信赖利益的保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赔偿均不得超过期待利益,而美国的判例暗含与德国民法典相似的处理方法。 基于信赖利益的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6.html -
了解详情
指望。这种权利的一般取得条件已经部分地实现,而它的完全实现尚要取决于一定的可能性。[7]期待权是对未来完整权利取得的一种期望,但并不是所有的期待都 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 [8]参见申卫星:《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页。 [9]参见前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38.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上不等于鼓励行为人不要去履行结果注意义务、不要去认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了吗?[31] 另一种获得了更多情感与理论支持的观点与前者坚决对立 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行为人认识到了发生侵害法益之结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更有可能期待行为人履行结果回避义务,其竟然最终还是没有履行结果回避义务,这种令人扼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4.html -
了解详情
指望。这种权利的一般取得条件已经部分地实现,而它的完全实现尚要取决于一定的可能性。[7]期待权是对未来完整权利取得的一种期望,但并不是所有的期待都 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 [8]参见申卫星:《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页。 [9]参见前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52.html -
了解详情
。这方面,司法实践中基本上是依此处理的。其二对实现可能性较大的期待权,对具有潜在价值的期待权,也应根据情况予以确认。这方面,司法实践中处理不 )。应特别指出的,婚前个人取得的财产权利应明确为个人所有,这种权利同时包括一部分期待权。例如某女婚前父亲去世,婚后政府落实政策,女方分得遗产3000元,尽管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4.html -
了解详情
?我觉得,这种利益损失应当是预期利益损失。因为预期利益就是指缔约人对合同的期待价值,法律保护这种利益的目的在于使缔约人处于如同合同得到正常履行后所应处 明显表示要使一方在数年之后还可以享受这种愉悦。被告的违约行为使这种体验的可能性永远消失。因此,此案适合精神损害赔偿。25我们也可以说,对这种预期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60.html -
了解详情
的狀態下履行而矣。 9. 《刑法典》第 56條第 1款規定之要件只要求“期待”、“顯示”,並不是要求證實。法律規定法院在作出判決時,是要以 來嚴重影響並損害公眾對被觸犯的法律條文的效力所持有的期望的可能性加以衡量和考慮,從而決定是否應該給予假釋(參閱 Jorge de Figueiredo Dias敎 ...
//www.110.com/panli/panli_52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