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运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等规定 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1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冲突。 (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符合诉讼效益原则 由于我国在刑事审判前普遍采取了拘留、逮捕的审前羁押强制性措施,常常使看守所人满为患,因而司法成本高昂。因此 化的制度功能。 相对不起诉制度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矫正效果存在区别,这表明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其独立的存在空间。与相对不起诉制度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70.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将损害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人身自由的限制与剥夺。非法拘留、非法拘禁、错误拘留、错误逮捕以及错误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等,其损害 的方式,而不是由直接侵权行为人或有关国家机关承担单纯行政责任,也不是对直接侵权行为人采取单纯的刑事制裁(如果构成犯罪的话),这表明了国家赔偿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2.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权范围十分广泛,拘留、逮捕、搜查、扣押、羁押、监听等都属于警察刑事强制处分权的重要内容。警察权力是对付犯罪的第一线力量,但也是极易扩张和失控的力量。 ]。在警察进行无证搜查物品时,判断是否有证据湮灭的急迫危险时,美国法院提出的参考因素与前者存在较大的区别:(1)紧急的程度即申请令所需花费的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5.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八)》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解读徐光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一、刑法规定的两种自首:1.一般自首:犯罪以后 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10.html -
了解详情
局面的出现很有可能与司法实践中难以区别威胁、引诱、欺骗与适当的侦查策略、侦查技巧,甚至是如何理解我国传统的刑事政策有关。如向犯罪嫌疑人宣讲坦白从宽、 侦查机关分离,明确拘留后将犯罪嫌疑人移交看守所的期限,改变侦查中心主义、口供中心主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明确讯问时律师在场权等。由于篇幅和本文主旨所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0.html -
了解详情
、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强制措施。(2)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指拘传、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逮捕和拘留。不过只有在行为人的行为经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并发生法律效力 如枪支、弹药、毒品等。犯罪分子持有这类物品,当然应予没收。这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犯罪工具,指犯罪分子用以进行犯罪使用的本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2.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类,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行政行为。具体表现有:(一)违法拘留或都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将可诉行为的主体明确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2000年3月最高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75.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终极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指出:现代文明社会对待坏人坏事不同于古代野蛮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坏人和好人一样,只要是人,统统都受到人权的保护 法律在实体和程序上作了一系列规定:(1)把审查批准逮捕人犯的职权赋予检察机关,即公安机关拘留的人犯,需要逮捕的,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批准(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101.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有者本质的区别,原告主观上不存在“吸食”的情形。因此,被告仅根据检验结论而认定原告以 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原告吸食毒品的行为,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被告鉴于原告违法情节较轻 ...
//www.110.com/panli/panli_183768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