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议。 一、劳动争议的界定 劳动争议的界定,是劳动争议处理立法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国务院1993年制定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第2 》对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的特殊情形的规定仍有遗漏。 例如,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关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认定的举证责任,不应当完全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6.html -
了解详情
也存在仲裁裁决在当事人起诉后经由特定的程序事项而生效的特定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仲裁裁决从何时生效的 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损偿,二者的诉讼性质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56.html -
了解详情
使其近亲属获得了超出损失的更多利益?随着《工伤保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继施行,上述疑问和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 作用(甚至可理解为补充性的);而《解释》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采此做法更有助于平衡侵权人、用人单位、受害人之间的关系。 七,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508.html -
了解详情
使其近亲属获得了超出损失的更多利益?随着《工伤保险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继施行,上述疑问和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 作用(甚至可理解为补充性的);而《解释》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采此做法更有助于平衡侵权人、用人单位、受害人之间的关系。 七,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50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此,用人单位如果继续拒绝赔偿,受雇人还仍将继续诉讼,即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用人单位对仲裁 修改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因此,在《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之前,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第十一条第三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46.html -
了解详情
承受,故该种观点不值赞同。 侵权行为法旨在规范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所生损害的赔偿问题。与责任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将损失予以社会化分散不同,侵权行为法规制的是 侵权法的制裁与预防功能将丧失殆尽。 复次,补充模式可值赞同。补充模式是工伤赔偿的现代规则,已经为众多国家的立法和理论所接受。建立补充模式的目的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74.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危险;三是由获得利益者负担危险是公平原则的要求。《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等级。(注:后续治疗费用也是可以鉴定的,以便一次性解决问题)。6、举证责任不同。工伤赔偿除非用人单位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所为,方可免除责任。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77.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已经有四年多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工伤待遇与民事赔偿是否可以兼得的问题,争论仍然很激烈。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于劳动法体系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对职工而言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福利。国家设置工伤保险制度,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75.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刘明诉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处第八工程公司、罗友敏工伤赔偿纠纷案”(1999第5期)等几个典型案件,均是把那些依照劳动法的 合同的用工关系,作为雇佣关系而以民事法律规范处理伤亡事故的赔偿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7.html -
了解详情
等如此种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事故伤害的。因为该类劳动者不符合《条例》61条关于“职工”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 。②张新宝:《侵权人身损害赔偿问题专家谈》摘自《人民法院报》2003年10月20日B1版。 ③摘自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