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的唯一方法,作为对法益有支配力。换言之,不作为者的行为在事实上对于导致结果出现的因果链具有支配关系,只有该不作为者才应该实施作为。支配的领域 小时,但是A一直没有回来,于是B将婴儿抱回了自己家里,与婴儿产生了紧密关系,就能够产生刑法上的保护义务。[18] 我国有的学者主张,紧密生活共同体成员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585.html -
了解详情
和价值取向。与此不同,热衷经验归纳的美国学者从另一个进路讨论刑法上的作为义务标准问题,认为即使可以确定某种特定关系要求介入并防止危害,这种介入义务仍然 所谓原因设定就是不作为者在该不该作为之前,必须自己设定倾向侵害法益的因果关系。所谓结果支配就是指,对结果发生具有支配性。[9]对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5.html -
了解详情
和价值取向。与此不同,热衷经验归纳的美国学者从另一个进路讨论刑法上的作为义务标准问题,认为即使可以确定某种特定关系要求介入并防止危害,这种介入义务仍然 。所谓原因设定就是不作为者在该不该作为之前,必须自己设定倾向侵害法益的因果关系。所谓结果支配就是指,对结果发生具有支配性。⑼对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3.html -
了解详情
:(1)被利用人对实行行为是否有认识;(2)被利用人是否受到强制;(3)被利用人是否具备实施实行行为刑法上的主体资格。如果被利用人具备刑法上的主体 的实行行为。但是,由于护士对此并无认识,不存在对该行为的支配,因此只能认定医生支配了致人死亡的因果进程,医生构成间接正犯。当然,如果护士在注射过程中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2.html -
了解详情
受害人很难对内幕交易与自己所受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举证,也就是很难证明受害人的损失与交易人的违法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因果联系。 (二)我国在规范内幕 立法未区别内幕人员和知情人员这两个概念,现行《刑法》第180条规定:知情人员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从《证券法》第68条[4]和199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2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因果关系,而不存在或多或少的因果关系。缺少客观构成要件的未遂的本质特征,存在于行为人的意志的体现上;而行为人这种意志的体现以同样的方式也存在于所谓的不 不处罚,而其他绝对不能犯未遂是出于无知则要处罚,那么,愚昧和无知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呢?由此可见,这些德国刑法理论界与立法界至今还存在争议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44.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点上,在社会内部还存在强者与弱者对立的期间内,罪刑法定主义就必须是刑法上的铁的原则。[8]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就必须坚持构成要件理论,部分犯罪 来实现其犯罪目的而并不参与实行行为的原因所致,尽管帮助行为与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帮助行为毕竟难以认定为过失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为什么能够按过失犯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1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点上,在社会内部还存在强者与弱者对立的期间内,罪刑法定主义就必须是刑法上的铁的原则。{8}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就必须坚持构成要件理论,部分犯罪 来实现其犯罪目的而并不参与实行行为的原因所致,尽管帮助行为与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帮助行为毕竟难以认定为过失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为什么能够按过失犯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16.html -
了解详情
或危险的道德行为无价值,才能自始具有刑法上的意义。因此,法益的概念对于界定刑法上重要的行为无价值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9] 第二,由前述行为无价值的 到行为无价值中来。因为引起犯罪结果的发生必须是行为意志的内容,身体举动也必须是该意志的因果实现。在确定行为不法的实质当罚性内容时,也不能不考虑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76.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分析框架仍然是三个阶层:(1)法益侵害;(2)义务违反;(3)义务违反与法益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107] 在这个分析框架中,居于第二阶层的 ,参见注[48],第85页及以下。 [65]同注[12],第97页。 [66]观点上的差异最终归结到以下问题,直接侵害和间接侵害之区分是否有效适用于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