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作为也是行为(Et non facere facere est.)的格言已经成为各国刑法理论、司法实践与刑事立法公认的命题,但如何确定作为义务的来源、如何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48)[日]山中敬一著:《刑法总论(第二版)》,成文堂2008年版,第229页。 【作者简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22.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的进行评价。(22)总则规定了各个犯罪类型的原理原则。构成要件法定性是指刑法规范中通过罪状形式明文规定各个犯罪类型。在分析个罪层面,比如故意杀人的着手 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8120页。 ⑵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⑶舒洪水、张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391.html -
了解详情
换言之,即使不采取新的解释方法,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本文坚持认为,在刑法中应该明确分工分类法和作用分类法的不同功能,教唆犯只有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时, 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28)[日]齐藤信治著:《刑法总论》,有斐阁2008年版,第281页。 (29)方加亮:论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
换言之,即使不采取新的解释方法,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本文坚持认为,在刑法中应该明确分工分类法和作用分类法的不同功能,教唆犯只有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时, 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28)[日]齐藤信治著:《刑法总论》,有斐阁2008年版,第281页。 (29)方加亮:论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罪功能却分歧甚微。不过,犯罪概念但书出罪功能及其方式常常被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立法定性+定量的犯罪成立条件⑾与否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争辩。 (二)但书出罪 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35)苏俊雄:《刑法总论Ⅱ》(修正版),作者1998年自版,第166页。 (36)参见高铭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37.html -
了解详情
不法侵害带来的危险,所采取的紧急避险措施。⑽ 上述各种观点中,正当防卫说在德日刑法学界受到较多学者的支持,但是仍然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即使第三者之物 界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6期。 ⑹同注⑷。 ⑺周光权著:《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⑻[日]大谷实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36.html -
了解详情
,见前注{5},Claus Roxin文,页18-19。 {10}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16。 {11}(日) 页12、13。 {13}(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页106。 {14} Claus Roxi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03.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和有责性是犯罪成立的三个条件。其中的构成要件仅指规定于刑法分则中的构成各个不同犯罪行为的法律要件,即为狭义的构成要件(Tatbestand im Verbrechen,1906.p.23. 【参考文献】 {1}(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日)前田雅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1.html -
了解详情
顺序。因此,对澳门刑法典总则中犯罪构成规范之顺序的分析,就不宜从澳门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体系学说的角度入手。[11] 笔者认为,尽管按照先规定主体因素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32]参见赵秉志主编:《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323、33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46.html -
了解详情
其正犯的内容按照刑法典的规定亦应包括组织犯与实行犯。 (七)意大利意大利刑法理论把参与共同犯罪的人区分为:实施犯(实施分则规定的犯罪的人), (第64版),(上卷)[M].日本:有斐阁,1939。 [5]西原春夫.刑法总论(改订准备版),(下卷)[M].日本:成文堂,1995。 [6]夏木文雄,上野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0.html -
了解详情